木槿皮,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inn.)的茎皮或根皮。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及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味甘苦,性寒。归大肠、肝、心、肺、胃、脾经。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功效。治疗湿热泻痢,肠风泻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皮肤疥癣,阴囊湿疹等病症。
紫金皮,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hypoglaucum(Levl.)Hutch的全株或根皮。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具有续筋接骨,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骨折,跌打损伤,扭伤,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豺皮樟,中药名。为樟科黄肉楠属(六驳属)植物豺皮黄肉楠Actinodaphne chinensis(Blume)Nees[Litsea rotundifolia(Nees)Hemsl.var .oblongifolia(Nees)Allen]的根。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损伤,痛经,胃痛,腹泻,水肿。
榧根皮,中药名。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TorreyagrandisFort.exLindl.的根皮。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海拔1400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具有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风湿肿痛。
三加皮,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白簕Acanthopanaxtrifoliatus(L.)Merr.[ZanthaxylumtrifoliatumL.]的根或根皮。分布于中南至西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痛,头痛,咳嗽胸痛,胃脘疼痛,泄泻,痢疾,胁痛,黄疸,石淋,带下,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骨拘挛麻木,跌打骨折,痄腮,乳痈,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跳皮树,中药名。为木犀科梣属植物锈毛白枪杆FraxinusferrugineaLingelsh.的树皮。分布云南等地。具有收敛,消炎之功效。主治顽固性腹泻,痢疾,蛔虫症。
阴香皮,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阴香Cinnamomumburmanni(NeesetT.Nees)Blume的树皮。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具有温中止痛,祛风散寒,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寒性胃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浙桐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或朵椒ZanthoxylummulleRehd.的树皮。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利小便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跌打损伤,腹痛腹泻,小便不利,齿痛,湿疹,疥癣。
樗叶花椒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lianthoides Sieb.et Zucc.的树皮。具有祛风通络,祛湿杀虫,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妇人产后关节风痛,腰膝疼痛。毒蛇咬伤,疥癣,鞘膜积液,跌打损伤。
大泡通皮,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Scheffleradelavayi(Franch.)Harms的茎皮。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3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