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砂,中药名。别名为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本草》,铁针砂《中国医学大辞典》。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主产上海、福建漳州、江苏镇江;其他省区亦产。具有镇心平肝,健脾消积,补血,利湿,消肿之功效。主治惊悸癫狂,血虚黄肿,泄泻下痢,尿少水肿,风湿痹痛,项下气瘿。
大黄,中药名。为蓼科大黄属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主治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杜茎山,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Maesajaponica(Thunb.)Moritzi.的根或茎叶。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邪,解疫毒,消肿胀之功效。常用于热性传染病,寒热发歇不定,身疼,烦躁,口渴,水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杜父鱼,中药名。为杜父鱼科动物松江鲈TrachidermusfasciatusHeckel的肉。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胃脘疼痛,形瘦乏力,大便溏泄,小儿疳积。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杜楝,中药名。为楝科植物杜楝TurraeapubescensHellen的枝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外伤出血。
横经席叶,中药名。为藤黄科红厚壳属植物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et Champ.的叶。具有止血的功效。主治外伤出血。
凤尾搜山虎,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多羽节肢蕨Arthromerismairei(Brause)Ching的根茎。具有祛风活络,消积通便,降火,止痛,利尿之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骨折,食积腹胀,便秘,目赤,牙痛,头痛,小便不利,淋浊。
鰕虎鱼,中药名。为鰕虎鱼科刺鰕虎鱼属动物刺鰕虎鱼的肉。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壮阳的功效。主治虚寒腹痛,胃痛,疳积,消化不良,阳痿,遗精,早泄,小便淋沥。
苦草,中药材名。为水鳖科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 Physkium natans Lour.]的全草。具有燥湿止带,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带下色白,产后恶露不尽。
马草,中药材名。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Lam.) T.Cooke的全草。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无名肿毒,铜钱癣。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3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