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肾经的中药

对叶榕

对叶榕,中药名。为桑科植物对叶榕FicushispidaLinn.的根、叶、果、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消积之功效。常用于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风湿关节炎。


中文名称对叶榕
别名牛奶树、牛奶子、多糯树、稔水冬瓜、乳汁麻木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凉。归肺、肝、肾经
毒性果实有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对叶散花

对叶散花,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ViburnumerosumThunb.的茎、叶、根。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具有散寒祛湿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脚丫湿疹。


中文名称对叶散花
性味归经味涩,性平。归脾、肾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梳篦叶

梳篦叶,中药名。为蹄蕨科双盖蕨属植物双盖蕨Diplaziumdonianum(Mett.)Tard.-Blot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蛇咬伤,外伤出血,痛经。


中文名称梳篦叶
别名金鸡尾、年年松、大克蕨、山花蕨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寒。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桃叶

桃叶,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AmygdaluspersicaL.或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ière)deVosexHenry的叶。桃原产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山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外感风邪,头风,头痛,风痹,湿疹,痈肿疮疡,癣疮,疟疾,阴道滴虫。


中文名称桃叶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平。归脾、肾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乌桕叶

乌桕叶,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的叶。植物乌桕,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具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瘀,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水肿,大、小便不利,腹水,湿疹,疥癣,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乌桕叶
别名卷子叶《分类草药性》,油子叶《生草药手册》,虹叶《岭南草药志》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入肺、肾、胃、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乌药叶

乌药叶,中药名。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的叶。植物乌药,分布于我国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具有温中理气,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小便频数,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烫伤。


中文名称乌药叶
别名蒡箕茶(《医林纂要·药性》)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入脾、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枸骨叶

枸骨叶,中药名。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cornutaLindl.exPaxt.的干燥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中文名称枸骨叶
别名功劳叶、羊角刺、狗青竻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石栗叶

石栗叶,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石栗Aleuritesmoluccana(L.)Willd.的叶。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通经,止血之功效。用于闭经,金疮出血。


中文名称石栗叶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寒。归肝、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五加叶

五加叶,中药名。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和无梗五加Acanthopanaxsessiliflorus(Rupr.Maxim.)Seem.的叶。植物无梗五加,分布于黑龙江(黑龙江、虎林、海林)、吉林(吉林市、安图、抚松)、辽宁(千山)、河北(兴隆、易县、小五台山)和山西(五台山);植物细柱五加,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散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疗皮肤风湿,跌打肿痛,疝痛,丹毒。


中文名称五加叶
别名五加蕻(《植物名实图考》)
性味归经味辛,性平。入肺、肝、肾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绣线菊叶

绣线菊叶,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SpiraeajaponicaL.f.的叶。粉花绣线菊分布于我国各地。具有解毒消肿,去腐生肌之功效。常用于阴疽痿管。


中文名称绣线菊叶
性味归经味淡,性平。归肝、脾、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肾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068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