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叶莓,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盾叶莓RubuspeltatusMaxim.的果实。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贵州。具有强腰健肾,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四肢关节疼痛,腰脊酸痛。
凤尾蕉叶,中药名。为苏铁科植物苏铁CycasrevoluteThunb.的叶。分布福建、广东。具有理气止痛,活血祛瘀,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肝胃气痛,经闭,难产,吐血,跌打,刀伤,咳嗽咳痰。
多叶花椒,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ZanthoxylummultijugumFranch.的根。分布于贵州等地。具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关节冷痛,牙痛等症。
山乌桕叶,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的叶。植物山乌桕,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解毒,利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缠腰火丹,乳痈。
山橘叶,中药名。为芸香科金橘属植物山橘Fortunellahindsii(Champ.)Swingle[SclerostylishindsiiChampion]的叶。植物山橘,分布于我国安徽南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具有宣肺,止咳,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百日咳,跌打损伤。
酒饼叶,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DesmoschinensisLour.[D.cochinchinensissensuMerr.]的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利湿,化瘀止痛,健脾和胃,截疟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水肿,泄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疟疾,风疹,跌打损伤,疥癣,烂脚。
蒟酱叶,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betleL.的叶。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疏风散寒,行气化痰,解毒消肿,燥湿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哮喘,百日咳,脘腹胀痛,食滞纳呆,水肿,跌打伤肿,风湿骨痛,疮疡肿毒,痔疮肿痛,汤火伤,风毒脚气,疥癞,湿疹瘙痒。
苦檀叶,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MillettiapachycarpaBenth.的叶。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杀虫,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皮肤麻木,癣疥,脓肿。
白托柄菇,中药材名。本品为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volvataSacc.,以子实体入药。功能主治为: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空柄假牛肝,中药材名。本品为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空柄假牛肝Boletinuscavipes(Opat.)Kalchbr.,以子实体入药。功能主治为: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因篇幅关系,以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29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