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涩的中药材

大麦泡

大麦泡,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大麦泡RubuscorchorifoliusL.[R.althaeoidesHance],以根皮、叶入药。功能主治为: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中文名称大麦泡
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
性味归经涩,温。
药材分类植物
皮袋香

皮袋香,中药材名。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云南含笑的花。拉丁植物名:MicheliayunnanensisFranch.exFinetetGagnep.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摘,晾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主咽喉炎;鼻炎;结膜炎;脑漏。


中文名称皮袋香
别名山枝子、羊皮袋、山辛夷、十里香、山栀子。
性味归经涩;微苦;性凉。
药材分类植物
香柏

香柏,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雪松Cedrusdeodara(Roxb.)G.Don的叶、木材。原产阿富汗、印度。我国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杭州、南平、台湾、昆明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肠风便血,水肿,风湿痹痛,麻风病。


中文名称香柏
性味归经味辛、涩,性温。归心、肝、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皮带香

皮带香,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Franch.exFinetetGagn.)的花。春季采摘,晾干。生于海拔1100-2300m的松杉林下及山地灌丛中。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味涩、微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咽喉炎、鼻炎、结膜炎、脑漏等病证。


中文名称皮带香
别名山枝子、羊皮袋、山辛夷、十里香、山栀子
性味归经涩、微苦,凉
药材分类植物
香叶树

香叶树,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香叶树LinderacommunisHemsl.的枝叶或茎皮。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痈疖肿。


中文名称香叶树
别名冷青子、千年树、土冬青、香油果、红果叶、小粘叶、红木姜、万年青、亮叶子树、亮叶香、香果树、山胡椒、糯叶树、细叶假樟、千斤香、千金树、野木姜子、香叶子、大香叶、疔疮树。
性味归经味涩、微辛,性微寒。归肺、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香花刺

香花刺,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单瓣白木香RosabanksiaeAit.var.normalisRegel的根皮。分布于西南及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具有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外伤红肿。


中文名称香花刺
别名红皮、香水花、七里香、红根、红刺皮
性味归经味涩,性温。归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红香藤

红香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藤黄檀 Dalbergia hancei Benth的茎或根。夏、秋采。具有行气止痛、温经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胁痛、腹痛、痹证,腰背冷痛。


中文名称红香藤
别名藤香、鸡踢香、降香、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黄龙脱衣
性味归经味辛涩,性温;归肝、胃二经
药材分类植物
红香树

红香树,中药名。为山茶科植物红楣AnnesleafragransWall.的树皮或叶。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消食止泻之功效。常用于心胃气痛,消化不良,泻痢,肝炎。


中文名称红香树
别名b
性味归经味涩、微苦,性凉。归胃、肝、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皮袋香根

皮袋香根,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Franch.exFinetetGagnep.的根。皮袋香根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具有收涩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妇女崩漏。


中文名称皮袋香根
性味归经味涩、苦,性微寒
药材分类植物
香石藤

香石藤,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Schisandralancifolia(Rehd.et.Wils)A.C.Smith的茎藤及根。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


中文名称香石藤
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满山香、黄袍、血藤、小花跌打、小密藤、大钻地红。
性味归经味微苦、涩,性温。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065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