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植物的中药材

木竹子皮

木竹子皮,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木竹子(GarciniamultifloraChamp.exBenth.)和岭南山竹子(GarciniamultifloraChamp.)的树皮。分布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味苦酸,性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肠炎,口腔炎,牙周炎,下肢溃疡,湿疹,烫伤等病症。


中文名称木竹子皮
别名山竹树皮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凉。归肝、胃经
毒性微毒(《广西中草药》)
药材分类植物
楸木皮

楸木皮,中药名。为紫葳科植物楸CatalpabungeiC.A.Mey.[C.syringifoliaBunge]的树皮及根皮的韧皮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南等地,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具有降逆气,解疮毒之功效。常用于吐逆,咳嗽,痈肿疮疡,痔瘘。


中文名称楸木皮
别名楸白皮、楸木白皮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朴树根皮

朴树根皮,中药名。为榆科朴属植物朴树CeltistetrandraRoxb.的根皮。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台湾、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风透疹,消食止泻之功效。主治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朴树根皮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平
药材分类植物
三加皮

三加皮,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白簕Acanthopanaxtrifoliatus(L.)Merr.[ZanthaxylumtrifoliatumL.]的根或根皮。分布于中南至西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痛,头痛,咳嗽胸痛,胃脘疼痛,泄泻,痢疾,胁痛,黄疸,石淋,带下,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骨拘挛麻木,跌打骨折,痄腮,乳痈,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中文名称三加皮
别名白竻根、刺三甲、风党竻、苦粉竻、刺三加、苦刺头、三甲皮、鸡脚菜、刺五爪、三叶五加、香藤刺、三五加、鹅掌竻。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归脾,肝经
毒性无毒(《四川中药志》)
药材分类植物
桤木皮

桤木皮,中药名。为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的树皮。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江苏有栽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漏,肠炎,痢疾,风火赤眼,黄水疮。


中文名称桤木皮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凉。入肝、心、大肠经
毒性小毒《贵州民间药物》
药材分类植物
三果木皮

三果木皮,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三果木Terminaliaarjuna(Roxb.)Bedd.[PentapteraarjunaRoxb.]的树皮。具有补气活血,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体虚乏力,心悸气短,跌打瘀肿,骨折,疮疡。


中文名称三果木皮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
药材分类植物
桑皮汁

桑皮汁,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树皮中之白色液汁。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口舌生疮,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中文名称桑皮汁
别名桑汁、桑白汁、桑木汁、桑皮中白汁、桑白皮汁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寒。归肝、胃肾经
毒性有小毒(《新修本草》)
药材分类植物
柿木皮

柿木皮,中药名。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Thunb.的树皮。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用于下血,汤火伤。


中文名称柿木皮
性味归经味涩,性平
药材分类植物
鼠李皮

鼠李皮,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冻绿RhamnusutilisDecne.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杀虫之功效。用于风热瘙痒,疥疮,湿疹,腹痛,跌打损伤,肾囊风。


中文名称鼠李皮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毒性无毒《别录》
药材分类植物
水翁皮

水翁皮,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Cleistocalyxoperculatus(Roxb.)Merr.etPerry的树皮。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脚气湿烂,湿疹,疥癣,疳疮,肾囊痈,烧烫伤。


中文名称水翁皮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归肝、肺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植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9024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