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根皮,中药材名。为杨柳科植物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的根皮。具有清热,止咳,利温,驱虫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喘,淋浊,白带,妊娠下痢,蛔虫病。
一皮草,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扭瓦韦Lepisoruscontortus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烫火伤,化脓感染,热淋涩痛,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椰子皮,中药材名。为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的根皮。具有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鼻衄,胃痛,吐泻。
一口红,中药名。为冬青科植物长梗冬青IlexpedunculosaMiq.的叶和枝叶。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皮肤皲裂,瘢痕。
川桐皮,中药材名。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全年可采,以春季为好,晒干。功能主治为:祛风湿,通络,止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损伤。
棕榈皮,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的叶柄及叶鞘纤维。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具有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崩,外伤出血。
菠萝皮,中药名。为凤梨科植物凤梨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 comosa L.;A.sativus Schult.et Schult.f.]的果皮。具有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主治咳嗽,痢疾。
楠木皮,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楠木PhoebezhennanS.LeeetF.N.Wei的树皮。楠木皮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暖胃和中降逆之功效。常用于霍乱吐泻转筋,胃冷吐逆,足肿。
构皮麻,中药名。为桑科构树属植物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的全株或根、根皮。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黄疸,浮肿,痈疖,跌打损伤。
暴马子皮,中药名。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 Hara var. amurensis(Rupr.) Pringle 【S. amurensis Rupr.;S. reticulata (BL.)Hara var. mandshurica(Maxim.)Hara】的干燥干皮或枝皮。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咳喘、痰多。
因篇幅关系,以植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90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