篑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短叶茳芏CyperusmalaccensisLam.var.brevifoliusBocklr.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具有清热凉血,利尿之功效。常用于风火牙痛,吐血,尿血,白带,小便不利。
莲子草,中药名。为苋科植物莲子草Alternantherasessilis(L.)DC.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拔毒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痢疾,鼻衄,咯血,便血,尿道炎,咽炎,乳腺炎,小便不利;外用于疮疖肿毒,湿疹,皮炎,体癣,毒蛇咬伤。
马蹬草,中药名。为铁角蕨科植物过山蕨(CamptosorussibiricusRupr.)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生于海拔200-2000m的山地林下潮湿的岩石壁上,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味淡,性平,归心经。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瘫、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神经性皮炎、下肢溃疡等病证。
马耳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CommelinacavalerieiLév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扭筋草,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Oxalisstricta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东及河北、山西、河南、台湾、湖南。具有清热消肿,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流火,肿毒,淋病,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疥癣。
破布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西南水苏Stachyskouyangensis(Vaniot)Dunn的全草。破布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拔毒止痒之功效。常用于赤、白痢,疮疖,附骨疽,湿疹。
苒苒草,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ClematisglaucaWilld.[C.orien-talisL.var.glaucaMaxim.]的全草。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散结,疏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肠炎,痢疾,痈肿疮疖,皮肤瘙痒,蛇虫咬伤。
如意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ViolahamiltonianaD.Don[V.arcua-taBl.;V.alataBurgersd]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三角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川滇盘果菊PrenantheshenryiDunn[LactucahenryiDunn;L.diversifoliaVan.]的全草或根。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乳痈,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痔疮出血,外伤出血。
伤寒草,中药名。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夜香牛Vernoniacinerea(L.)Less.的全草或根。植物夜香牛,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疏风清热,除湿,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咳嗽,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腹泻,白带,疔疮肿毒,乳腺炎,鼻炎,毒蛇咬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9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