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不扑,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Araliaarmata(Wall.)Seem.的根、根皮和枝叶。分布于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具有散瘀,祛风,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水肿,痢疾,白带,胃脘痛,头痛,咽喉肿痛,乳痈,无名肿毒,瘰疬。
滇南鸟足兰,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滇南鸟足兰SatyriumnepalenseD.Don.的块茎。分布于云南。具有壮腰益肾,养血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心脏病,白带异常。
缘毛鸟足兰,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缘毛鸟足兰SatyriumciliatumLindl.的块茎。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益肾之功效。用于头晕目眩。
鹰眼睛,中药名。为鹰科动物苍鹰Accipitergentilis(Linnaeus)的眼睛。繁殖在我国东北北部;河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处为旅鸟和冬候鸟。具有明目退翳之功效。常用于视物不清,翳膜遮睛。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鹰头,中药名。为鹰科动物苍鹰Accipitergentilis(Linnaeus)的头部。繁殖在我国东北北部;河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处为旅鸟和冬候鸟。具有滋阴熄风之功效。常用于头风眩晕。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灰包,中药名。为灰包科真菌多形灰包Lycoperdon polymorphum Vin.的子实体。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的功效。主治急性咽喉炎,肺炎,肺脓肿、鼻衄,外伤出血。
灰凤梨,中药名。为柄灰包科真菌歧裂灰包Fructificatio Phelloriniae的子实体。具有止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外伤出血,冻疮破溃。
灰兆,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灰兆拥闹都肮实。6~8月采收。功能主治为:凉血,止血。治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
灰菜,中药材名。为藜科藜属植物藜ChenopodiumalbumL.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止痒透疹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痢疾,腹泻,龋齿痛;外用治皮肤瘙痒,麻疹不透。
灰栒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C.acutifolia Turcz.var.pekinensis Koehne]的枝叶及果实。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烧烫伤。
因篇幅关系,以性平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69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