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麸杨根,中药名。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的根。具有祛风解毒的功效。主治小儿缩阴症,瘰疬。
青麸杨根,中药名。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RhuspotaniniiMaxim.的根。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儿缩阴症,瘰疬。
鸡爪乌,中药名。为毛茛科翠雀属植物康定翠雀花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D.soonmingense Chen】的根。具有温中止痛的功效。主治腹中冷痛,劳伤筋骨疼痛。
雪乌,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甘青乌头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的块根。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具有祛风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麻柳树根,中药名。为胡桃科枫杨属植物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的根或根皮。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东北和华北仅有栽培。具有祛风止痛,杀虫止痒,解毒敛疮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牙痛,疥癣,疮疡肿毒,溃疡日久不敛,汤火烫伤,咳嗽。
小接骨丹,中药材名。本品为葡萄科植物草叶蛇葡萄的根皮。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菟丝草,中药名。为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和日本菟丝子CuscutajaponicaChoisy及其同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植物菟丝子,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伊朗,阿富汗向东至日本,朝鲜,南至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也有分布;植物日本菟丝子,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具有清除异常黑胆质或异常黏液质,散气通阻,解郁除狂,爽心悦志,清脑安神,软坚消肿之功效。主治黑胆质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抑郁症、神经症、抽筋、失眠,硬性炎肿。
撒发,中药材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名:AconitumnagarumStapf[A.bullatifoliumVAR.homotrichumW.T.Wang]采收和储藏:秋、冬季节采挖块根,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头痛。
马蛋果,中药名。为大风子科植物马蛋果GynocardiaodorataR.Br.的种子。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麻风病,象皮病,皮肤病。
因篇幅关系,以味辛性热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93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