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包,中药名。为地星科植物小灰包LycoperdonpusillumBatschexPers的子实体。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青海、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肺利咽,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外伤出血,鼻衄。
网纹灰包,中药名。为灰包科网纹灰包LycoperdonperlatumPers.[L.gemmatumFr.]的子实体。植物网纹灰包,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西北、华东、华南、四川、云南。具有解毒消肿,清肺利喉,止血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痄腮,牙龈出血。
咸酸蔃,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果Embelia ribes Burm.f.的根。具有活血,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主治闭经,痢疾,泄泻,小儿头疮,皮肤瘙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蓖麻叶,中药名。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叶。具有祛风除湿,拔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脚气,风湿痹痛,肌肤麻痹,痈疮肿毒,疥癣瘙痒,子官下垂,脱肛,咳嗽痰喘。
莱菔叶,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莱属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 L.的基生叶。具有消食理气,利咽,消肿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脘腹痞满,呃逆,吐酸,泄泻,痢疾,咳痰,音哑,咽喉肿痛,妇女乳房肿痛,乳汁不通。外治损伤瘀肿。
白芷叶,中药材名。为伞形科植杭白芷和祁白芷的叶。具有清热凉血,祛风的功效。主治瘾疹,丹毒,小儿发热。
橙叶,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的叶。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疮疡肿痛。
椿叶,中药名。为楝科植物香椿 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叶。具有祛暑化湿,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暑湿伤中,呕吐,泄泻,痢疾,痈疽肿毒,疥疮,白秃。
黄皮叶,中药名。为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的叶。具有解表散热,行气化痰,利尿,解毒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疟疾,咳嗽痰喘,脘腹疼痛,风湿痹痛,黄肿,小便不利,热毒疥癣,蛇虫咬伤。
因篇幅关系,以味辛性平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1217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