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李,中药材名。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功能主治为:治萎缩性胃炎,胆汁缺乏病。
乌泡刺,中药名。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根、叶及种子。根: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治风湿疼痛,慢性肝炎,腹泻,痢疾,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叶:止血,解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种子:补气益精。主治病后体虚,神经衰弱。
绿萼梅,中药名。为薔薇科梅属植物绿萼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具有疏肝解郁,和中,化痰的功效。主治肝胃气痛,梅核气。
五月茶,中药名。为大戟科五月茶属植物五月茶Antidesmabunius(Linn.)Spreng.的根、叶或果。植物五月茶,分布于我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具有健脾生津,活血解毒之功效。主治食少泄泻,津伤口渴,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黄泡果,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果实。春、夏采收。功能主治为:补肾涩精。治神经衰弱,多尿,遗精,早泄。
黄泡子,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黄泡子RubusichangensisHemsl.etO.Ktunze,以叶、根入药。功能主治为:收敛,止血,解毒。根:通经散瘀。治吐血,痔疮出血。叶:治黄水疮,湿热疮毒等。
小乌泡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乌泡子RubusparkeriHance的根。分布于江苏、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具有调经,止血,祛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癓瘕,血崩,衄血,便血,咳嗽痰多,疮疡不敛。
芒果核,中药材名。本品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indicaL.的果核。拉丁植物名:MangiferaindicaL.[M.austroyunnanensisHu]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寮成熟时采摘,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备用。功能主治为:健胃消食;化痰行气。主治饮食积滞;食欲不振;咳嗽;疝气;睾丸炎。
硕苞蔷薇,中药名。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Wendl.的根、花和果实。根:益气,健脾,固涩。主治盗汗,久泻,脱肛,遗精,白带。花:润肺止咳。主治肺结核咳嗽。果:健脾利湿。主治痢疾,脚气病。
因篇幅关系,以味酸性平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99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