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灯草,中药名。为灯心草科植物小灯心草JuncusbufoniusL.的全草。我国长江以北及四川、云南等地有分布。具有清热,通淋,利尿,止血之功效。用于热淋,小便涩痛,水肿,尿血。
野大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的种子。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补益肝肾,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肾虚腰痛,风痹,筋骨疼痛,阴虚盗汗,内热消渴,目昏头晕,产后风痉,小儿疳积,痈肿。
野樱桃,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四川樱桃Cerasusszechuanica(Batal.)YuetLi、细齿樱桃Cerasusserrula(Franch.)YuetLi的果实或果皮。四川樱桃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细齿樱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肺利咽,止咳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
野火绳,中药名。为椴树科植物毛果扁担杆GrewiaeriocarpaJuss.的根白皮。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止血,接骨,生肌,解毒之功效。用于外伤出血,刀枪损伤,骨折,疮疖红肿。
野丁香根,中药名。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滇丁香LuculiapinceanaHook.或馥郁丁香L.gratissima(Wall.)Sweet的根或带根全株。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具有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风湿关节疼痛,偏头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野素馨,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多花素馨JasminumpolyanthumFranch.的全草及花。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胸膈饱满,胃痛,月经不调,经痛,带下,刀伤。
圆叶野扁豆,中药名。为豆科野扁豆属植物圆叶野扁豆Dunbariarotundifolia(Lour.)Merr.的全草。分布于江苏、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之功效。用于急、慢性肝炎,外伤出血,烧烫伤。
蒲草根,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水毛花Schoenoplectusmucronatus(L.)Palla[ScirpusmucronatusL.;S.triangulatusRoxb.]的根。蒲草根除新疆、西藏外,广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热淋,小便不利,带下,牙龈肿痛。
因篇幅关系,以归肾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608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