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果藤,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咀签GouanialeptostachyaDC.的茎叶。分布于广西、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之功效。用于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
宁油麻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宁油麻藤MucunapaohwashanicaTangetWang的根。分布于江苏、浙江。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肿痛,痈肿疖疮。
金丝莲,中药材名。本品为葫芦科植物钝裂栝楼的叶。夏、秋采收。功能主治为:消炎解毒。治疮毒。
红叶铁线莲,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莓叶铁线莲ClematisrubifolaC.H.Wright的全草。分布于广西西部,贵州南部,云南。具有除湿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口腔溃疡,胎盘难下以及乳汁不通、月经不调,尿道炎,膀胱炎,便血。
真藓,中药名。为真藓科真藓属植物真藓BryumargenteumHedw.的植物体。植物真藓,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主治细菌性痢疾,黄疸,鼻窦炎,痈疮肿毒,烫火伤,衄血,咳血。
老虎刺,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老虎刺PterolobiumpunctatumHemsl.的根、叶。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疮疖,跌打损伤。
地菍,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的地上部分。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高热,肺痈,咽肿,牙痛,赤白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产后腹痛,瘰疬,痈肿,疔疮,痔疮,毒蛇咬伤。
地苏木,中药名。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penangianum(Hook.)Holtt.的根茎及全草。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等地。具有活血除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地红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栒子CotoneasterhorizontalisDecne.var.perpusillusSchneid.的根。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除湿,止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白带,吐血,痛经。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699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