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地锦,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斑地锦Euphorbia Supina Raf.的全草。具有止血,清湿热,通乳的功效。主治黄疸,泄泻,疳积,血痢,尿血,血崩,外伤出血,乳汁不多,痈肿疮毒。
地涌金莲,中药名。为芭蕉科植物地涌金莲Musellalasiocarpa(Franch.)C.Y.WuexH.W.Li的花。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部。具有止带,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白带,崩漏,便血。
朝鲜崖柏,中药名。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 Nakai的枝叶。具有凉血止血,清热止痢,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祁连山圆柏,中药材名。本品为柏科祁连山圆柏SabinaprzewalskiiKomar.,以叶入药。功能主治为:止血,镇咳。主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干叶炒炭,2~4钱,水煎服。鼻衄:干叶1两炒焦,水煎,每日分2次服。百日咳:叶5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
牛奶浆草,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牛奶浆草EuphorbiasieboldianaMorr.etDecne的根皮。分布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具有利尿逐水之功效。用于膨胀水肿,水结胸证。
乌鸦胆,中药名。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CorvusmacrorhynchusWagler的胆汁。动物大嘴乌鸦,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具有解毒,明目之功效。主治风眼赤烂,腹痛。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红茄苳,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红茄苳RhizophoramucronataPoir.的树皮或根。分布于台湾。具有解毒利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泄泻,痢疾,尿血,外伤出血。
普洱茶膏,中药名。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L.)O.Kuntzevar.assamica(Mast.)Kitamura的嫩叶制成的膏。普洱茶膏分布于华南至云南、贵州等地。具有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敛疮止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肉食积滞,酒后口渴,口糜,咽痛,外伤出血。
乌藨连,中药名。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荁ViolamoupinensisFranch.的全草或根茎。植物荁,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之功效。主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热毒,头痛,牙痛跌扑损伤,开放性骨折,咳血,刀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40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