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始蕨,中药材名。本品为鳞始蕨科植物鳞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名:LindsaeaodorataRoxb.[AdiantumcultratumWill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止血;利尿。主小便不畅;尿血;吐血。
狭叶瓦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狭叶瓦韦LepisorusangustusChing的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利尿通淋,活血调经,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热淋,石淋,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粤瓦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粤瓦韦Lepisorusobscure-venulosus(Hayata)Ching.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止血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烫火伤,蛇咬伤,小儿惊风,呕吐腹泻,热淋,吐血。
石莽草,中药名。为蓼科植物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Buch.-Ham.exD.Don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痄腮,疮疡,湿疹。
狭叶海金沙,中药名。为海金沙科植物狭叶海金沙LygodiummicrostachyumDesv.的全草或孢子。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烫火伤。
楮茎,中药名。为桑科构树属植物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枝条。具有祛风,明目,利尿的功效。主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
倒生莲,中药名。为铁角蕨科植物长生铁角蕨AspleniumprolongatumHook.的全草或叶。分布于西南、中南(河南除外)及甘肃、浙江、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吐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
倒吊笔叶,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WrightiapubescensR.Br.的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
棉花藤,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钝齿女萎ClematisapiifoliaDC.var.obtusidentataRehd.etWils.的藤茎。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消食止痢,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之功效。用于食滞腹胀,泄泻痢疾,湿热淋证,水肿,妇女闭经及乳汁不通。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54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