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儿草,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尖叶假耳草AnotisurophyllaWal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健脾消积,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儿疳积,黄疸,脾虚水肿,疮毒。
盘肠草,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exLam.)Duch.exPoir.成熟果实内种子所萌发的幼苗。盘肠草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小儿盘肠气痛,惊风,感冒,风湿热。
炮掌果,中药材名。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果实。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祛风解痉,解毒。
炮弹果,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清明花BeaumontiagrandifloraWall.[EchitesgrandifloraRoxb.]的根、叶。分布于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帕梯果,中药名。为露兜科植物分叉露兜树PandanusfurcatusRoxb.的果实。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痢疾。
铺山燕,中药名。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鸡柏紫藤(ElaeagnusloureiriiChamp.)的根和茎、叶。根及茎叶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生于海拔500-2100m的丘陵或山区。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味酸、涩,性微温。具有止咳平喘、收敛止泻、祛风活血的功效。常用于咳嗽气喘、咯血、胃痛、腹泻、慢性肝炎、风湿痹痛、慢性骨髓炎、急性睾丸炎、疮癣、痔疮肿痛、跌打肿痛等病证。
蓬子菜,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verum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肝炎,腹水,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跌打损伤,妇女经闭,带下,毒蛇咬伤、荨麻疹,稻田皮炎。
萍蓬草子,中药名。为睡莲科萍蓬草属萍蓬草(Nupharpumilum(Timm.)DC.)的种子。秋季果熟时采收。生于池沼、河湖浅水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无毒。具有健脾胃、活血调经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月经不调等病证。
破天菜,中药材名。本品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破天菜LobeliaseguiniiLevl.etVant.,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根切片,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普贤菜,中药材名。本品为十字花科普贤菜CardaminemacrophyllaWilld.,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消肿,补虚。主治虚劳内伤,头晕,体倦乏力,红崩,白带等症。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P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38个,共1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