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梗,中药名。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梅ArmeniacamumeSieb.的带叶枝条。我国各地多已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具有理气安胎之功效。主治妇女小产。
梅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梅ArmeniacamumeSieb.的根。我国各地多已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具有祛风,活血,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痹,喉痹,休息痢,胆囊炎,瘰疬。
梅露为蔷薇科植物梅(ArmeniacamumeSieb.[PrunusmumeSieb.etZucc.])的花蕾(白梅花)的蒸馏液。1月花未开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我国各地多已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止渴生津等功效。主治小儿先天胎毒,小儿各种疹毒;肺虚燥咳,腰膝酸软无力,止渴生津,治消渴等病症。
梅花刺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autilisRoyle的根。植物扁核木,分布于台湾、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咳消积之功效。主治疮疡肿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热咳嗽,食积停滞。
梅花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梅花草属植物梅花草ParnassiapalustrisLinn.的全草。植物梅花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咽喉肿痛,脉管炎,疮痈肿毒,咳嗽痰多。
梅花刺果,中药名。为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autilisRoyle的果实。植物扁核木,分布于台湾、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健胃消食,明目退翳,解毒之功效。主治食积不化,目翳多泪,疮毒痈疽。
绵羊角,中药材名。本品为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ariesL.,以角入药。功能主治为:滋补强壮,清热明目。
绵毛马兜铃,中药材名。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干燥。功能主治为:祛风、活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
绵枣儿,中药名。为百合科绵枣儿属植物绵枣儿Scillascilloides(Lindl.)Druce的鳞茎或全草。植物绵枣儿,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台湾、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强心利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疮痈肿痛,乳痈,心脏病水肿。
绵三七,中药名。为豆科鸡头薯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himalaicumOhashi的块根。植物绵三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健脾消积,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腹泻,痢疾,睾丸肿痛,疝气,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疮毒。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M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5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