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木皮,中药名。为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的树皮。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江苏有栽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漏,肠炎,痢疾,风火赤眼,黄水疮。
三加皮,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白簕Acanthopanaxtrifoliatus(L.)Merr.[ZanthaxylumtrifoliatumL.]的根或根皮。分布于中南至西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痛,头痛,咳嗽胸痛,胃脘疼痛,泄泻,痢疾,胁痛,黄疸,石淋,带下,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骨拘挛麻木,跌打骨折,痄腮,乳痈,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水翁皮,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Cleistocalyxoperculatus(Roxb.)Merr.etPerry的树皮。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脚气湿烂,湿疹,疥癣,疳疮,肾囊痈,烧烫伤。
跳皮树,中药名。为木犀科梣属植物锈毛白枪杆FraxinusferrugineaLingelsh.的树皮。分布云南等地。具有收敛,消炎之功效。主治顽固性腹泻,痢疾,蛔虫症。
鸭脚木皮,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的根皮、茎皮。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止泻木皮,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止泻木属植物止泻木HolarrhenaantidysentericaWall.exA.DC.的树皮。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行气止痢,杀虫之功效。主治痢疾,肠胃胀气。
人面子根皮为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D.daoauct.non(Blanco)Merr.etRolfe;D.sinenseStopf])的根皮。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挖取根,洗净后,剥取根皮,晒干。可入药。味苦、性凉。归肝经。具有解毒消痈的功效。主治乳痈。
紫油木皮,中药名。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PistaciaweinmannifoliaJ.PoissonexFranch.的树皮。分布于西南及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
青箭,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扭序花Clinacanthusnutans(Burm.f.)Lindau[JusticianutansBurm.f.]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肿痛,骨折。
金腰箭,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金腰箭Synedrellanodiflora(L.)Gaertn.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透疹,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癍疹,疮痈肿毒。
因篇幅关系,以味苦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2136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