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毛石花,中药材名。本品为苦苣苔科绢毛石花Corallodiscussericeus(Craib)Burtt,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强肾,止血。主治热性腹泻,阳痿早泄,月经失调,白带过多等症。
金钟花,中药名。为木属科植物金钟花ForsythiaviridissimaLindl.的果壳、根或叶。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目赤肿痛,痈疮,丹毒,瘰疬。
拘那花,中药名。为千屈菜科植物南紫薇LagerstroemiasubcostataKoehne的花或根。分布于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具有解毒,散瘀,截疟的功效。主治痈疮肿毒,蛇咬伤,疟疾。
金背枇杷花,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陇蜀杜鹃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的花。具有清肺,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
聚花风铃草,中药名。为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聚花风铃草Campanula glomerata L.,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咽喉炎,头痛。
角花翠雀,中药名。为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角花翠雀Delphinum ceratophorum Franch.,以根入药。具有镇痛的功效。主治跌打肿痛。
角花胡颓子,中药材名。本品为胡颓子科角花胡颓子ElaeagnusgonyanthesBenth.,以根、叶、果入药。功能主治为:叶:平喘止咳。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根: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河豚中毒,狂犬咬伤,跌打肿痛。果:收敛止泻。主治泄泻。
茎花来江藤,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茎花来江藤BrandisiacaulifloraTsoongetLu的全草。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具有舒筋活络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骨痛,跌打骨折。
鸡脚刺,中药名。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的根或茎。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湿热黄疸,眼赤肿痛,疮毒。
矩形叶鼠刺,中药材名。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矩形叶鼠刺的根、花。夏、秋采收。功能主治为:矩形叶鼠刺干花六至七钱,煎汁,冲黄酒,加砂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J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50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