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羊藤,中药名。为萝藦科马连鞍属植物马连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f.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肠炎,痢疾,胃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地羊鹊,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百脉根LotuscorniculatusL.的地上部分。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利湿消痞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胃脘痞满疼痛,疔疮,无名肿毒,湿疹,痢疾,痔疮便血。
石枣,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石豆兰Bulbophyllum radiatum Lindl.的全草。具有滋阴降火、治高热惊风、角弓反张、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遗精、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四肢瘫痪、关节肿痛、乳痈、咽痛、实火头痛、牙痛、背痛、烫伤。
石指甲,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ge.的全草。具有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肝炎,热淋,痈肿,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石莲,中药材名。本品为兰科植物节茎石仙桃的全草。拉丁植物名:PholidotaarticulataLind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功能主治为:滋阴益气;散瘀消肿。主肺虚咳嗽;子宫脱垂;头晕;头痛;遗精;白带;痈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石鳖,中药名。为石鳖科动物石鳖Chiton sp.的化石。具有清热利水,通淋散结的功效。主治五淋,尿血,妇女月闭,湿热下注所致的阴部盗汗等。
石上柏,中药名。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doederleiniiHieron.的全草。分布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贵州、广西、湖南、海南、江西、四川、台湾、香港、云南、浙江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抗癌,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石耳,中药名。为石耳科真菌石耳Umbilicariaesculenta(Miyoshi)Minks的地衣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西藏等地。具有养阴润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肺虚劳咳,吐血,崩漏,肠风下血,痔漏,脱肛,淋浊,带下,毒蛇咬伤,烫伤和刀伤。
石链子,中药名。为兰科植物伏生石豆兰Bulbophyllumreptans(Lindl.)Lindl.的全草。分布于海南、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咳嗽咯血,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骨折。
石枣子,中药名。为兰科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yunnanensisRolfe.的假鳞茎或全草。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润肺止咳,散瘀止痛,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肺痨咯血,肺热咳嗽,胸胁痛,胃腹痛,风湿疼痛,疮疡肿毒。
因篇幅关系,以味甘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7678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