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蜘蛛,中药名。又名滴水珠等。为天南星科植物滴水珠PinelliacordataN.E.Br.的块茎。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毒蛇咬伤,乳痈,肿毒,深部脓肿,瘰疬,头痛,胃痛,腰痛,跌打损伤。
石凤丹,中药名。为兰科斑叶兰属植物高斑叶兰Goodyeraprocera(Ker-Gawl.)Hook.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支气管炎,哮喘。
兰花石参,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西南风铃草CampanulacolorataWall.的根。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补虚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虚劳咳血,病后体虚。
石面枇杷,中药名。为苦苣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Paraboeadictyoneura(Hance)Burtt的全草。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跌打骨折,血瘀肿痛。
石岩鸡,中药名。为骨碎补科植物中国骨碎补Davalliasinensis(Christ)Ching的根茎。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具有壮筋骨,强腰膝,止痢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久痢,小儿疳积。
紫花络石,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axillareHook.f.的茎藤和茎皮。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解表,活络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狭叶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狭叶当归AngelicaanomalaAve-Lall.的根。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牙龈肿痛,疮肿,带下。
线叶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线叶蓟Cirsiumlineare(Thunb.)Sch.-Bip.的根或全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及四川等地。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腺炎,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疖,蛇伤。
狭叶竹节参,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狭叶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angustifolius(Burk)ChengetChu的根茎。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出血过多,瘀血腹痛,经闭,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疮疡肿毒,蛇伤。
杏叶防风,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杏叶茴芹PimpinellacandolleanaWightetArn.的根或全草。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脘腹寒痛,消化不良,痢疾,感冒,咳嗽,惊风,白带,疝气,睾丸偏坠,瘰疬,跌打肿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肝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075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