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芫茜,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厚叶冷水花PileasinocrassifoliaC.J.Chen的全草。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热毒疮疡,热结便秘。
小石仙桃,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细叶石仙桃PholidotacantonensisRolfe的全草或假鳞茎。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半圆盖阴石蕨,中药名。为骨碎补科植物半圆盖阴石蕨Humataplatylepis(Bak.)Ching【Davallia platylepis Bak.】的根茎。具有祛风除湿,散瘀通络的功效。主治风湿疼痛,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破伤风,跌打损伤,骨折,肾炎水肿。
乌榄叶,中药名。为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pimelaLeenh.的树皮。植物乌榄,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丹毒,疖肿,崩漏。
心叶荆芥,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心叶荆芥NepetacatariaL.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西藏等地。具有疏风清热,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痛,麻疹透发不畅,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羊角藤叶,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MorindaumbellataL.的叶。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具有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蛇咬伤,创伤出血。
圆叶乌桕,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圆叶乌桕SapiumrotundifoliumHemsl.的叶或果实。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用于蛇伤,疥癣,湿疹,疮毒。
紫玉簪叶,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紫萼Hostaventricosa(Salisb.)Stearn的叶。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河北。具有凉血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崩漏,湿热带下,疮肿,溃疡。
米碎花,中药名。为山茶科柃木属植物米碎花EuryachinensisR.Br.的茎、叶。植物米碎花,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敛疮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疮疡肿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肝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0509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