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叶七,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云南红景天Rhodiolayunnanensis(Franch.)S.H.Fu的根及全草。具有补肺益肾,清热止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虚劳咳嗽,肾虚腰痛,咽喉疼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牛蒡茎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茎叶。牛蒡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具有清热除烦,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头痛,心烦口干,咽喉肿痛,小便涩少,痈肿疮疖,皮肤风痒,白屑风。
短柄菝葜,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托柄菝葜Smilaxdiscotis的根茎。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热痹,足膝肿痛,血淋,崩漏。
血叶兰,中药名。为兰科植物血叶兰Ludisiadiscolor(Ker-Gawl.)A.Rich.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滋阴润肺,健脾,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肺痨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
血见愁,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血见愁Teucrium viscidum Bl.的全草。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痛经,产后瘀血腹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痈肿疔疮,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
血盘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 Levl.和血盆草带根Salvia cavaleriei Levl.var.simplicifolia Stib的全草。具有凉血止血,活血消肿,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咳血,吐血,鼻血,崩漏,创伤出血,跌打伤痛,疮痈疖肿,湿热泻痢,带下。
胖血藤,中药名。为廖科植物牛皮消蓼PolygonumcynanchoidesHemsl.[Fagopyrumcynanchoides(Hemsl.)H.Gross]的根。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敛肺止咳,行气健胃,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肺痨咳嗽,痰中带血,百日咳,胃脘胀闷疼痛,风湿痹痛。
大粘药,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Pouzolziasanguinea(Bl.)Merr.的根和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痈,疮疖,热淋,湿热泄泻。
土中闻,中药名。为姜科象牙参属植物土中闻RoscoeaintermediaGagnep.的根。植物土中闻,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清肺定喘之功效。主治咳嗽,哮喘。
土连翘,中药名。为茜草科土连翘属的土连翘HymenodictyonflaccidumWall.的树皮。植物土连翘,分布于我国广西西部和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南部,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及越南北部也有。具有清肺止咳,退热截疟之功效。主治肺热壅盛,清肃无权,咳嗽咳痰,痰多且黄,胸闷喘息,舌红脉数,温疟,热多寒少,寒热往来,胸胁不适,口苦耳鸣,脉来弦滑。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7419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