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藤,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鹅绒藤CynanchumchinenseR.Br.茎中的白色浆乳汁及根。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积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小儿食积,疳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及寻常疣。
峨眉观音座莲,中药名。为莲座蕨科植物峨眉莲座蕨AngiopterisomeiensisChing的根茎。分布于四川。具有祛风湿,利小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骨痛,肺病热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血痢,痈肿热毒。
鹅胆,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胆囊。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清热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痔疮,杨梅疮,疥癞。
鹅骨梢,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鹅骨梢Rapaneaneriifolia(Sieb.etZucc.)Mez的叶、根皮。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及云南,几乎遍及全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湿之功效。常用于乳腺炎初起;外用适用于湿疹,疮疖。
峨山雪莲花,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峨眉报春PrimulafaberiOliv.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小便淋涩疼痛,白浊,白带。
峨眉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黄芩ScutellariaomeiensisC.Y.Wu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南部。具有化湿和中,除秽止呕之功效。常用于湿滞痞满,霍乱呕吐。
鄂西天胡荽,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鄂西天胡荽HydrocotylewilsoniiDielsexWolff的全草。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痢疾,热淋,石淋,口疮,耳痈,跌打损伤。
鹅肠菜,中药名。为萱藻科植物鹅肠菜Endarachne binghamiae J.Ag.的藻体。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主治甲状腺肿、淋巴结肿、肺结核。
鄂西粗筒苣苔,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鄂西粗筒苣苔Briggsiaspeciosa(Hemsl.)Craib的全草。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四川东部。具有祛风解表,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筋骨疼痛,痈疮肿毒。
鹅掌揪根,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揪Liriodendronchinensis(Hemsl.)Sarg.的根。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肌肉痿软。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E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59个,共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