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negundoL.的叶。具有解表散热,化湿和中,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伤暑吐泻,痧气腹痛,肠炎,痢疾,疟疾,湿疹,癣,疥,蛇虫咬伤。
苦瓜叶,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的叶。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疮痈肿毒,梅毒,痢疾。
毛柄短肠蕨,中药名。为蹄盖蕨科短肠蕨属植物毛柄短肠蕨Allantodiadilatata(Bl.)Ching[Allantodiacrinipes(Ching)Ching]的根茎。植物毛柄短肠蕨,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驱虫之功效。主治肠炎,感冒,肝炎,疮疖,肠道寄生虫病。
肿柄菊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肿柄菊Tithoniadiversifolia(Hemsl.)A.Gray的叶。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急性胃肠炎,疮疡肿毒。
血见愁,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血见愁Teucrium viscidum Bl.的全草。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痛经,产后瘀血腹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痈肿疔疮,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
土茶,中药名。为黄腾科黄牛木属植物红芽木Cratoxylumformosum(Jack)Dyersubsp.pruniflorum(Kurz)Gogelin的嫩叶。植物红芽木,分布于我国海南,自泰国、老挝、柬埔寨,经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也有分布。具有解暑清热,化湿消滞之功效。主治感冒,中暑发热,黄疸,急性胃肠炎,阿米巴痢疾,疮疖。
中华蹄盖蕨,中药名。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蹄盖蕨AthyriumsinenseRupr.的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具有清热解毒,驱虫之功效。用于流感,麻疹,乙脑,流脑,钩虫病,蛔虫病。
大金香炉,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展毛野牡丹MelastomanormaleD.Don的根或叶。具有行气利湿,化瘀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脘腹胀痛,肠炎,痢疾,肝炎,淋浊,咳血,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痛经,白带,疝气痛,血栓性脉管炎,疮疡溃烂,带状疱疹,跌打肿痛。
罗浮柿,中药名。为柿科植物罗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Hance的叶、茎皮。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解毒消炎,收敛止泻的功效。主治食物中毒,腹泻,痢疾,水火烫伤。
狗泡草,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半柱花Sericocalyx chinensis(Nees)Brem.的全株。具有清热止痢,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湿热下注,泻痢赤白,臭秽,甚者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热淋、石淋、血淋之小便涩滞不利,或水液泛于肌表之身肿,目肿。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57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