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沈周

沈周古诗文大全

食蛏

沈周〔明代〕

海户求鲜食,填筐管族繁。杴泥深诣窟,缘壳暗寻门。撱玉容生擿,凝酥怯过燔。著姜相打合,渍酒与温存。角耸蛮娃髻,纑缠拙妇魂。味饕人口腹,菑累尔儿孙。比类怜吹呴,含津忆吐吞。庭霜委故蜕,沙雨没虚痕。荐爽山杯后,休将蛎蛤论。


泛罨画溪

沈周〔明代〕

长溪碧衍玉光净,树夹两崖俱倒映。群峰树杪髻螺出,一一随行似相媵。小舟贴水天上坐,了见须眉落秋镜。溪当比我怀尚澄,地固不凡游亦胜。舷歌偶尔及沧浪,野鸟忽飞鱼忽泳。中流手洗白磁?,一勺分清空百病。喜闻秋潦转澄莹,健在能寻不妨更。


正月四日喜许氏女得甥

沈周〔明代〕

汝寡无丁男,托命惟一女。活世真废人,盲瘖无乃是。今年女有育,正月利弧矢。乃是四日生,六日方闻喜。得报讶其迟,隔县本非迩。老夫笑满面,贺汝似得子。他人视则甥,在汝则子比。缘情遂亡分,慰眼并遗氏。在我固称弥,因汝喜切已。妇人曷持家,嫠茕粗有恃。身后飨粢盛,其气尚有以。汝夫在地下,不为敖氏鬼。譬如委霜草,今为春风起。复如涸沟鱼,一夜漫春水。只忧不曾生,既生长易矣。便须买书本,教自孩提始。成人无他图,读书而已耳。


感麟作经图为彭抚公作

沈周〔明代〕

呜呼王迹熄兮伯烜赫,名分不正礼义忒。孔子忧道徒戚戚,感麟不时出乃获。因假鲁史尊周德,书王纪元重人极。拨乱反正笔任责,笔笔削削区淑慝。王道以之作绳墨,君君臣臣父子得。三纲九法一暴白,天下懔然畏乱贼。匪曰无位政斯绎,匪曰空言用斯覈。千秋万古垂世则,由麟而作复麟画。言虽画绝道载籍,令人口诵心亦格。为经为常国命脉,安成大彭代是职。两贤以奏第一策,调元补化奉明辟。惟麟有趾仍有定,子姓振振永厥泽。


纵禽

沈周〔明代〕

秦云越树路悠悠,锁掣金笼百怨休。中有能言绿衣鸟,还呼万岁一回头。


庐山高

沈周〔明代〕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
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纪姚给事归葬

沈周〔明代〕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取材苍梧野,在楩楠豫章。督以给事臣,若曰伯善行。公素侃察闻,百辟得激扬。譬如公输子,材悉良不良。此行固天简,公亦喜自当。握节指八桂,伐鼓官舲扬。惟木弥万山,计材不计章。昂霄及耸壑,乃适于栋梁。此处瘴疠地,气候日不常。公病即不治,骨肉悬江东。无人事绥复,其魂怅彷徨。枯藤束木函,一殡六十霜。嗟嗟榛鹤辈,祖死而后生。但知彼有殡,不知在何方。坐辄向西南,行亦西南望。虽剧返葬心,日月何茫茫。无财亦无时,犹盲者无相。天实使汤公,官广得其详。书报在全州,湘山寺之旁。如因曼父母,始知墓在防。二子读书毕,哭踊如初丧。榛行不择日,即日裹糇粮。鹤云兄当住,小弟力颇强。此榇所不返,不复载见兄。出门当严冬,雨雪满大荒。九溪多鼍鳄,鼓涛播舟航。五岭饶虎豹,磨牙引饥吭。鹤行无恐怖,孝至胆气刚。达彼全州境,入寺悲荒凉。宛然三门侧,有垤记其藏。拜之号三绕,闻者痛肝肠。发幽升輀车,奉还万里乡。白骨犹载肉,乐归所自生。蔼蔼桑梓里,郁郁楸梧冈。得从先人兆,如齐返周葬。况与元配合,孤雌成鸳鸯。剑适合延平,璧不滞咸阳。剑璧不自能,良藉人所将。呜呼二子者,生死有耿光。呜呼二子者,古义行于今。呜呼二子者,颓俗亦可兴。虞山若增高,琴川若增长。


登吴汝秀万竹亭

沈周〔明代〕

有山或无竹,有竹或无主。主家屋后山,竹盛不可数。布石接阴行,初入问无虎。高跻渐窈窕,早露滴冠屦。深翠映人面,叶云仰如宇。长身森万挺,疏密各有序。群居爱不乱,君子乐生聚。林亭雅中搆,落箨仍鄣蔀。清歌激凉吹,按节傍可拊。想多径造客,题名刻旅旅。笋富主食饫,太瘦亦自取。还能长诗腴,彼此有损补。十个笑市城,寸寸黄金土。此地多不贱,一一容玉汝。


试晬歌题赵魏公画

沈周〔明代〕

杨花抛银春满盆,乳㜷击汤兰气温。
沐珠澡璧试新晬,翠羽掩风数?门。
氍毹暖坐麒麟玉,阿婆绮语高堂祝。
绿弓彤管看探时,一掘笑声愚智卜。
君不见九龄九鹤梦先知,天自降生天自奇。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二

沈周〔明代〕

春官司署尽能閒,犹道劳形与病关。身在早朝霜马上,青青残梦是吴山。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