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其二 寿费民悦母孺人
夏言〔明代〕
南山秋老。黄菊都开了。节近重阳天气好。金尊浮绿蚁,玉鼎熏龙脑。蟠桃熟,西池王母来青鸟。丹桂两枝芳,兰茁灵芽早。称家儿,真国宝。共羡太夫人,福履人间少。宴蓬莱,海山日上扶桑晓。
大江东去 其十五 次苏韵,谢史恭甫寄惠竹椅
夏言〔明代〕
玉削湘筠,藤缕细、巧手掣成名物。多谢山人遥遗赠,列置高堂四壁。清映水帘,凉分石枕,助炎天霜雪。银屏绣榻,看来未算雄杰。有时徙倚轩窗,听雨听风,幽兴偏多发。坐对灵峰七十二,朝暮云烟兴灭。携向园亭,白鸥相伴我,披襟散发。南楼弄笛,不用胡床待月。
御带花 寄南京杨四泉光禄
夏言〔明代〕
昔日少年今渐老,追忆旧游,而今难得。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前朝旧宅。秦淮畔、走马听莺,几醉笙歌月。二十年浑似梦,尘土风波,尽曾经历。画省黄扉,但碌碌无庸,枉教头白。江左故人,时寄我、锦笺盈尺。却怜几个同心,又隔天南北。
大江东去 扈跸渡河日,进呈御览
夏言〔明代〕
九曲黄河,毕竟是天上,人间何物。西出昆仑东到海,直走更无坚壁。喷薄三门,奔腾积石,浪卷巴山雪。长江万里,乾坤两派雄杰。亲随大驾南巡,龙舟凤舸,白日中流发。夹岸旌旗围铁骑,照水甲光明灭。俯仰中原,遥瞻岱岳,一缕青如发。壮观盛事,己亥嘉靖三月。
水调歌头 其十六 中秋夜和东坡韵
夏言〔明代〕
今夜中秋月,独坐对高天。休问古今圆缺,心赏自年年。更上小楼南望,千里故园何处,风露九霄寒。把尽长安酒,不似在林间。傍花吟,随鹤舞,伴鸥眠。但得身闲无事,何用月长圆。少日功名富贵,老去江湖丘壑,出处道须全。丹心将皓魄,秋水共娟娟。
念奴娇 其五 十六岁作
夏言〔明代〕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涤尽尘襟千斛。步雪归来,乘风飞去,底用骖鸾鹄。广寒宫殿,个人应念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