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袁中道

袁中道古诗文大全

居沮漳有怀郡伯吴表海先生

袁中道〔明代〕

沮漳江上作渔翁,铃阁犹迟一纸通。
白社有心邀范宁,青山无路伴羊公。
春风夏雨酣南国,岚字烟书遍渚宫。
试看停车亲种柳,于今摇曳大堤东。


注释译文

游石首绣林山记

袁中道〔明代〕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滹滹干干,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千万年来,极其力之所至,止能损其一毛一甲,而终不能啮骨理而动龈齶。于是,石常胜而水常不胜,此所以能为一邑砥柱而万世赖焉者也。
  予与长石诸公,步其颠,望江光皓森,黄山如展筛,意甚乐之。已而见山下石磊磊立,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石得水以助发其妍而益之媚,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予叹曰:“士之值坎禀不平,而激为文章以垂后世者,何以异此哉!”
  山以玄德娶孙夫人于此、石被睇锦,故名。其下即刘郎浦。是日同游者,王中秘季清,曾太史长石,文学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也。


注释译文

游青溪记

袁中道〔明代〕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暮春长安郊游二音

袁中道〔明代〕

暮春春始遍长安,杨柳青青拂水端。
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条看。


诸陵月下送潘尚宝二首 其一

袁中道〔明代〕

野客无名隶奉常,朱藤皂帽踏清光。石桥印月深深雪,松鬣摇风暗暗香。官道马嘶灯火密,长陵钟动履声忙。祠臣谁带烟霞气,白发鬖鬖尚玺郎。


西山十记·记五

袁中道〔明代〕

  香山跨石踞岩,以山胜者也;碧云以泉胜者也。折而北,为卧佛,峰转凹,不闻泉声,然门有老柏百许森立,寒威逼人。至殿前,有老树二株,大可百围。铁干鏐枝,碧叶纠结;纡羲回月,屯风宿雾;霜皮突兀,千瘿万螺;怒根出土,磊块诘曲。叩之,丁丁作石声。殿墀周遭数百丈,数百年以来,不见日月。石墀整洁,不容唾。寺较古,游者不至,长日静寂。若盛夏宴坐其下,凛然想衣裘矣。询树名,或云娑罗树,其叶若蔌。予乃折一枝袖之,俟入城以问黄平倩,必可识也。卧佛盖以树胜者也。夫山,当以老树古怪为胜,得其一者皆可居,不在整丽。三刹之中,野人宁居卧佛焉。


赠别梅子马督木北上

袁中道〔明代〕

名士安卑官,居然有狂意。
入甲岂非龙,何必垂天翅。
祝融不受职,朝廷多灾异。
我上救时策,官不录一字。
书生徒苦心,报国恨无地。
今尔督木来,勾当公家事。
奔走莫云劳,小大皆朝吏。
十月茱萸湾,相牵同一醉。
官散束縳轻,何妨入酒肆。
一倾三百杯,陶然卧垆次。
万里从兹行,天风卷雪至。


三湖泛舟

袁中道〔明代〕

晚风自送小船行,行过菰蒲乍有声。
共指远林猎火起,不知月向此中生。


初逢中郎真州

袁中道〔明代〕

龙子抛残豆,鹓雏厌故枝。
有官君尚弃,失路我何悲。
月下诗千首,花前酒一卮。
飘零终不恨,同气足相知。


西山十记·记七

袁中道〔明代〕

  既栖止崖,晏坐之余,时复散步。循涧西行,攀磴数百武,得?曰中峰。门有石楼,可眺,有亭高出半山,可穷原隰。墙围可十里,悉以白石垒砌,高薄云汉,修整中杂之纡曲。阶磴墀径,石光可鉴,不受一尘,处处可不旋簟席而卧,于诸山中鲜洁第一。刹中仅见一僧,甚静寂。予少憩石楼下,清风入户,不觉成寐。既寤,复循故涧,涧涸,而怪石经于活流冲击之后,堕者,偃者,横直卧者,泐者,背相负者,欲止未止,欲转不获转者,犹有余怒。其岸根水洗石出,亦复皱瘦,凌赠崎?钦,陷坎罅中,松鼠出没,净滑可人。舍涧而上碧峰,得寺曰弘教,亦有亭可眺也。有松盘曲夭乔,肤皱枝拗,有远韵。间有怪石,佛像清古,亦为山中第一。降复过翠崖,循涧左行山口中,为曹家楼。有桥可憩,竹柏骈罗,石路宛转,可三里许,青苔紫驳,缀乱石中,墙畔亦多斧劈,石骨理甚劲。意山中?多怪石,去其土肤,石当自出。无奈修者意在整齐,即有奇石,且将去天巧以就人工,况肯为疏通,显其突兀奋之势者乎?绝顶有亭,眺较远,以在山口也。此处门径弘博,不如香山,而有山家清奥之趣,亦当为山中第一也。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