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五代

五代诗文大全

赏析注释译文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冯延巳〔五代〕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赏析注释译文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孙光宪〔五代〕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


浣溪沙

孙光宪〔五代〕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云间。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堂空,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粘金靥子,残香犹暖绣薰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


杨柳只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泪沾魂断轸离忧。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著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争教人不别猜嫌。


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罥画楼西,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


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问壁边书。


风撼芳菲满院香,四帘慵卷日初长,鬓云垂枕响微锽¤


春梦未成愁寂寂,佳期难会信茫茫,万般心,千点泪,


泣兰堂。


碧玉衣裳白玉人,翠眉红脸小腰身,瑞云飞雨逐行云¤


除却弄珠兼解佩,便随西子与东邻,是谁容易比真真。


何事相逢不展眉,苦将情分恶猜疑,眼前行止想应知¤


半恨半嗔回面处,和娇和泪泥人时,万般饶得为怜伊。


落絮飞花满帝城,看看春尽又伤情,岁华频度想堪惊¤


风月岂惟今日恨,烟霄终待此身荣,未甘虚老负平生。


静想离愁暗泪零,欲栖云雨计难成,少年多是薄情人¤


万种保持图永远,一般模样负神明,到头何处问平生。


试问于谁分最多,便随人意转横波,缕金衣上小双鹅¤


醉后爱称娇姐姐,夜来留得好哥哥,不知情事久长么?


叶坠空阶折早秋,细烟轻雾锁妆楼,寸心双泪惨娇羞¤


风月但牵魂梦苦,岁华偏感别离愁,恨和相忆两难酬。


月淡风和画阁深,露桃烟柳影相侵,敛眉凝绪夜沉沉¤


长有梦魂迷别浦,岂无春病入离心,少年何处恋虚襟。


自入春来月夜稀,今宵蟾彩倍凝辉,强开襟抱出帘帷¤


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薄情狂荡几时归?


十五年来锦岸游,未曾行处不风流,好花长与万金酬¤


满眼利名浑信运,一生狂荡恐难休,且陪烟月醉红楼。



赏析注释译文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顾敻〔五代〕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赏析注释译文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李珣〔五代〕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浣溪沙

李珣〔五代〕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


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


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小钗横戴一枝芳¤


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


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赏析注释译文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欧阳炯〔五代〕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赏析注释译文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五代〕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赏析注释译文

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

和凝〔五代〕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庐山

李中〔五代〕

控厌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