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清代

清代诗文大全

役夫行

〔清代〕

瘴气蒸成万峰赤,悬崖洒遍猩血色。深箐万古无人行,只今道路开荆棘。路在千山万山中,壑深无底涵虚空。藤萝尚带洪荒气,炮火横施开凿工。开凿未已驱人上,征夫前泣后夫望。手足作车尻作轮,狞雨盲风催转饷。热气烁人成乳饴,冷气中人成僵尸。毒湿渍人为腐脾。天惊地塌雷霆起,复有破石堕空糜躯肌。昔日中华全盛时,讨番役人人不知。黄金布地士争赴,岂似今日驱人供熊罴。兵卒三千夫十万,中央南北搜罗遍。弱者输赀壮输身,迭番践更急于电。闻道溪中产水晶,复企山中生金英。可怜膏血换空地,一寸茸茸原野万骨撑。长林一过无日暧,危峰再去有冰块。五月穿裘困雪山,万夫痛涕至天晦。问渠于此何不逃,渠言无处匿蓬蒿。商鞅保甲诛连坐,惠卿手实吹毫毛。呜呼,闾阎何事求安堵,此间法比连环弩。吉网罗钳匪所思,虎苛蛇敛不堪睹。相逢尽觉无人形,山头日作青燐青。莫怨灾星散平地,试看炮雨穿林冥。


援道殍志感

〔清代〕

茕茕有老妇,委作道旁喂。无名登尺册,收容有同罪。保甲连坐条,斯言非汝绐。闻汝丈夫子,身材亦磊磈。避乱逢倭兵,竟作刀边醢。老妇无所依,流离成冗猥。身体罹残疾,病容日腲腇。视之怀为伤,赠之以货贿。茫茫天地间,转轮为苦海。沉溺彼何人,悲声有馀欸。济物须乐施,厚费宜无悔。常持此寸心,聊以补真宰。


后割肉诗为汪孝妇作

屈大均〔清代〕

新妇前割肉,割肉为翁痡。翁苦膈食人,腹中粒米无。门前十万寇,杀人肝脑涂。无从乞针药,鬼伯方呜呜。救死何所有,所有惟肌肤。翁命系新妇,气绝只须臾。抽刀向左臂,虽羸犹膏腴。一脔大逾寸,重可二十铢。非方亦非圆,圭璧良不殊。血裹若绛雪,猩猩红不如。聂切作和羹,翁食能无馀。胸膈忽荡开,病瘳不待晡。贼众闻却走,毋犯孝妇闾。邻里竞来视,各请翁所需。馈食悉精美,餍饫翁不臞。夫时在邗沟,亲友皆来趋。夫名以妇知,称妇因称夫。不知夫视妇,芬芳长与俱。无何先朝露,夫溘归黄垆。讣闻不欲生,欲殉忧诸孤。呱呱尚可弃,堂上有舅姑。舅姑岂盘石,身衰同秋蒲。匍匐灵柩前,奠馔无蒸雏。抽刀再割肉,右臂白如瓠。左臂创末平,刀口成痈疽。疗翁未死前,割肉犹不辜。夫既已奄逝,割肉何所图。肉岂惊精丸,刀圭魂昭苏。三日苟不生,神即幽酆都。割之等泥土,祗自戕罗敷。念己活君舅,天理庶不诬。为夫惜一脔,恩义何次且。报生复报死,所捐非全躯。腥臊不足食,差胜充庖厨。皇天令不死,五十犹勤劬。二男已成立,干禄知读书。母肉尚馀几,一身半菀枯。在母如鸿毛,宁如惨自屠。在舅如泰山,返魂因彼姝。在夫即牲牷,肥腯逾羊酥。吁嗟夫在外,不得亲口珠。尊章与藁砧,骨肉何亲疏。九泉歆此羹,味淡同瓜菹。十年不同食,所嗜忘其初。忍死更几时,同穴宁踟蹰。为寿讵忍言,儿女徒欢娱。未忘至百岁,蜉蝣归其居。


四弟恳予易其名字,子取文王世子语为更名曰克昕,字徵子,因诗以勖

倪瑞璿〔清代〕

人生重贤豪,不在名字美。难以易相方,赤将白自比。岂遂足追配,效颦空复尔。四弟性明慧,翩翩致可喜。世业下相城,生来故家子。先人早弃世,沦落来居此。家毁不谋归,侨寓贫如洗。画获复和丸,提携赖母氏。就傅勤诵读,弱冠终军齿。挺然才气雄,籍甚声华起。尔字与尔名,呼之有年矣。忽然厌旧称,十呼懒一唯。向我索更之,我特不敢诿。文取《世子》篇,义载《大戴礼》。宋郊变宋庠,饮香从此始。名氏新改初,譬若居新徙。努力事葺修,栋梁庶不圮。莫若江南橘,逾淮化为枳。


沁园春 送谢云章之大名

陈维崧〔清代〕

结束翩翩,北去天雄,黄衫紫缰。有万层铁骑,军悬重镇,五更钿雁,巷列名倡。魏滑分河,关山独夜,感慨黎阳旧日仓。横戈地,怕惊沙飒沓,乱水砰硠。昨朝并辔回翔。恰路出夷门认大梁。记分题古驿,凭燕吊魏,同敲石火,啸雨啼霜。君又翻飞,余其寥落,试听悲笳咽女墙。前游在,莫孤擎浊酒,重宿平阳。


杂诗 其二

〔清代〕

汉儒专标榜,宋儒尚攻击。此论一以开,前贤何所适?曹寺分水火,朝堂生荆棘。既树君子仇,仍寻古人隙。六经如埃尘,毫芒严缕析。卮言日夕驰,卷轴邱山积。咄咄西河叟,独与紫阳敌。


晓发桐庐县望严先生祠堂

六十七〔清代〕

塘汛闻鸡促晓行,一江风雨片帆轻。先生莫笑匆匆色,不是区区为显荣。


挽先兄维曼大司农

〔清代〕

不向青山正首丘,愿倾热血溅刀头。
出师表上风雷动,转饷筹空日月愁。
蝴蝶三更思汉鼎,子规万里怨吴钩。
英魂到海流无尽,张陆应同把臂游。


注释译文

红桥游记

王士祯〔清代〕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仿元遗山论诗绝句 其十四

王昌麟〔清代〕

莲窟仙人太瘦生,光芒万丈出歌行。荷篮同过萧楼下,肯采秋花四五茎。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