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明代

明代诗文大全

用韵酬阿字时阿字以结茅留江州

释函是〔明代〕

寂寞云中又一秋,忽惊柿叶满峰头。九江澄汉堪闻雁,五老斜阳独上楼。入郭应知泉石稳,投林殊叹道名浮。买山谁作住山计,辛苦都忘在沃州。


喜公自北归携饮阿房有赠 其一

许国佐〔明代〕

乐府书相得,惟多行路难。呼心夜半出,并影醉中看。错料一生事,深惭范叔寒。笑啼俱不必,种种托和盘。


喜阿字归自沈阳

释函是〔明代〕

去从湓水趋辽左,归背幽燕入岭东。三年云月何曾别,万里溪山自昔同。踏雪但知陵寝在,逢人休道子卿穷。生还已是吾门幸,休向关门怨朔风。


赏析注释译文

游云居怀古

真可〔明代〕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赏析注释译文

京师得家书

袁凯〔明代〕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赏析注释译文

亲政篇

王鏊〔明代〕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赏析

禦儿舟中别朗公

徐熥〔明代〕

月下谈深睡去迟,满身凉露夜何其。
鸡声未断钟声起,又是江头欲别时。


仲冬都城赠孙吉夫追和李长吉致酒行

林光〔明代〕

山瓶远致宣城酒,云液添杯山祝寿。天寒地冻阳未回,严霜充尽都门柳。拥襟高眠已谢客,头蓬垢面谁知识。羡君年少心颜开,漆黑虬髯面光泽。美质天生将大用,休如我辈头空白。烧煤煮月留更留,打起寒鸦免鸣呃。


林翠庭惠丹荔兼教以诗次韵 其二

〔明代〕

塔峰高处暮云遮,七里文章阀阅家。清泛兰桡江曲折,醉眠松榻月横斜。诗成粉笔题霜管,云静天空堕露花。为倚冰盘荐珍果,清香无限沁衰牙。


得何明府京中书四首 其一

卢龙云〔明代〕

万里书邮未易传,偶因鸿翼到南天。嵇生懒嫚年逾甚,祗向山林结静缘。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