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明代

明代诗文大全

送张起潜之柳州

练高〔明代〕

浔水环城拥翠来,柳阴府署倚云开。
唐祠侑食歌丹荔,汉柱铭功篆绿苔。
日落雷塘龙雾合,虹消桂岭飓风回。
南行无雁音书少,别思绵绵不易裁。


塞上曲七首 其三

梁云龙〔明代〕

黄石阴府白狐变,天山传定无三箭。尚须射杀左贤王,露布飞闻未央殿。


自叹

叶琼〔明代〕

自叹人生世,有子世代昌。子壮撑门户,和睦贵淳良。我家亦有子,有子反相伤。外人道名好,实未得其详。大儿若犬豕,三男似虎狼。忤逆无父母,认利作爹娘。剜我心头肉,医我眼前疮。骄媳侈言说,首饰置田庄。痴儿不省事,听信妻言章。怨我无业分,骂我穷鬼像。也曾养育汝,长大娶妻房。如何枕边说,亲甜胜蜜糖。嫌弃双亲陋,对犬叱姑嫜。三兄和两弟,日夜斗阋墙。见利不顾理,担棍又持枪。兄称兄本事,弟说弟高强。手足恩情断,水火各参商。桓公杀子纠,怀剑腹中藏。反言詈父母,瞪目骂高堂。借得男银使,利息倍乡邦。借得男谷食,立取稻登场。说尽长和短,全无把耳装。有此忤逆子,不如做和尚。欲与外人讲,犹恐丑外扬。受尽许多气,填塞满胸膛。为完儿女债,因少岁月粮。衣食虽分定,饥饿不可当。老妻夜聒耳,我亦泪汪洋。路远不能行,抱病在高床。诸儿各自计,逐利奔走忙。有儿无饮食,难同犬马养。有儿总不顾,恨父早不亡。生前尚如此,死后枉烧香。汝亦为人父,生子照汝样。天道岂无知,雷霆烨烨光。我今老又病,何须命更长。年衰皮骨弱,日夜厌糟糠。几度思量苦,一思一断肠。此恨归阴府,定当诉阎王。人孰无父母,谅不出空桑。父母虽贫陋,天恩不可忘。急难需兄弟,逊让些何妨。寄语人间子,慎勿乖彝常。


结客少年场行

高启〔明代〕

结客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千金买得利匕首,摩挲誓许酬相知。
白马缦胡缨,行行人尽止。
朝游洛北门,暮醉秦东市。
感君在一言,不惜为君死。
朱家曾脱季将军,田光终酬燕太子。
君不见魏其盛时客满门,自言一一俱衔恩。
魏其既罢谁复见,养士堂中尘网遍。
始知结客难,徒言意气倾南山。
食君之禄有弗报,何况区区杯酒间。
结客不必皆荐绅,缓急叩门谁可亲。
屠沽往往有奇士,慎勿相轻闾里人。


宝刀歌

王世贞〔明代〕

昆吾精铁光灼烁,不论风胡手中作。涪江水淬明月寒,汉冶风回赤蛟跃。锋尖七曜隐芙蓉,匣里双环吐龙雀。少年醉舞洛阳街,将军血战黄沙漠。记取衔恩一片心,扶君直上麒麟阁。


诸葛孔明

唐文凤〔明代〕

王道既以熄,霸业亦就隳。秦起居闰位,汉兴承帝基。绵延四百载,炎祚德日衰。当涂转凶悖,挟威神器危。天心有所托,挈归大耳儿。为求匡辅任,梦卜何人宜。谁识隆中叟,道合司马知。卧龙自偃蹇,肯学忘世为。三顾烦枉驾,幡然出无疑。欲缵东都绪,便把西蜀麾。诸将敌万人,桓桓熊虎姿。谗说莫能惑,鱼水情怡怡。益郡遂款附,荆州从政施。经营事征伐,吴魏相奔驰。竟成鼎足势,山河壮藩维。袖中出师表,快读涕泪垂。祈连路寂寞,褒斜谷险巇。流光将星堕,愤激巾帼遗。大厦窘风雨,一木诚难支。千年八阵碛,长江漾寒漪。


岳王坟

张岱〔明代〕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岳王坟

唐顺之〔明代〕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医闾春望同李户部诸君子

许宗鲁〔明代〕

医闾登眺倚胡天,辽左封疆指顾全。
山势北来连靺鞈,海云东尽辨朝鲜。
岩花竞暖霏香云,塞草留春蔼翠烟。
公暇暂同淹永日,喜无烽火报甘泉。


注释译文

杨修之死

罗贯中〔明代〕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四十四岁。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却教庞德断后。操卧于毡车之中,左右虎贲军护卫而行。忽报斜谷山上两边火起,伏兵赶来。曹兵人人惊恐。正是:依稀昔日潼关厄,仿佛当年赤壁危。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