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反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点点经》卷三。主治周身寒冷,大汗不休,六脉迟细沉滑,并呕不止,胸膈胀闷,吐酸。
名称扶阳反本汤
出处《点点经》卷三
主治周身寒冷,大汗不休,六脉迟细沉滑,并呕不止,胸膈胀闷,吐酸
扶阳助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三。具有扶阳散寒,健脾益胃之功效。主治客寒犯胃,胃脘当心而痛。症见胃脘冷痛、受寒则重,痛势绵绵不休,寒甚则剧痛难忍,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欲减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
名称扶阳助胃汤
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
出处《卫生宝鉴》卷十三
功用扶阳散寒,健脾益胃
主治客寒犯胃,胃脘当心而痛
发阳通阴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三。主治阳虚气闭耳鸣。耳痛虽愈,耳鸣如故,用祛风散火药,耳鸣更甚,以手按耳,则耳鸣稍息者。
名称发阳通阴汤
出处《辨证录》卷三
主治阳虚气闭耳鸣,耳痛虽愈,耳鸣如故,用祛风散火药,耳鸣更甚,以手按耳,则耳鸣稍息者
辅相振阳丸,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九。主治中年之时,心包火气大衰,阳事不举者。
名称辅相振阳丸
出处《辨证录》卷九
主治中年之时,心包火气大衰,阳事不举者
附子振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痘疹仁端录》卷十四。具有补气,益血之功效。主治虚寒痘证。
名称附子振阳汤《痘疹仁端录》
出处《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主治虚寒痘证
佛茄花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主治小儿慢惊。
名称佛茄花散
出处《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
主治小儿慢惊
伏牛花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九十一。主治虚劳脱营,痿躄为挛。
名称伏牛花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出处《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主治虚劳脱营,痿躄为挛
费氏代参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丁甘仁家传珍方选》。主治筋骨疼痛,中风。
名称费氏代参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出处《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主治筋骨疼痛,中风
伐铁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三三五。主治妇人脐腹疼痛,诸药不效,名曰经痛。
名称伐铁散
出处《普济方》卷三三五
主治妇人脐腹疼痛,诸药不效,名曰经痛
伏铁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类聚》卷一二三引《吴氏集验方》。主治瘴疟。
名称伏铁饮《医方类聚》卷一二三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二三引《吴氏集验方》
主治瘴疟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F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632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