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八三。主治上气,肺壅胀,胸中满闷,喘急不利。
名称大腹散
别名大腹皮散(《普济方》卷一八三)
出处《普济方》卷一八三
主治上气,肺壅胀,胸中满闷,喘急不利
大防风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杨氏家藏方》卷二。具有滋补肝肾,祛风胜湿,息风止痉之功效。主治风邪上攻,头目昏眩,鼻塞耳鸣,项背拘急。
名称大防风丸
出处《杨氏家藏方》卷二
功用滋补肝肾,祛风胜湿,息风止痉
主治风邪上攻,头目昏眩,鼻塞耳鸣,项背拘急
大丹砂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十四。具有清热化痰,安魂定魄,镇心神之功效。主治风痰热气。
名称大丹砂丸
出处《圣济总录》卷十四
功用清热化痰,安魂定魄,镇心神
主治风痰热气
大茱萸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活幼口议》卷十七。具有大宽胸膈,平厚肠胃,正气温中,消疳磨积,止吐泻,进美饮食之功效。主治小儿饮食过度,臌胀,胸膈上下气不宣通,郁滞迷闷,情思少乐,大则作喘,强食不化,作渴烦躁,坐卧不任,肢体倦怠,腹胁疼痛。
名称大茱萸丸
出处《活幼口议》卷十七
功用大宽胸膈,平厚肠胃,正气温中,消疳磨积,止吐泻,进美饮食
主治小儿饮食过度,臌胀,胸膈上下气不宣通,郁滞迷闷,情思少乐,大则作喘,强食不化,作渴烦躁,坐卧不任,肢体倦怠,腹胁疼痛
大双解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万氏家传点点经》卷四。主治六脉俱数,烦热不退,身热体重,骨节疼痛,呕吐不出,诸病攻作,命在危急。
名称大双解散
出处《万氏家传点点经》卷四
主治六脉俱数,烦热不退,身热体重,骨节疼痛,呕吐不出,诸病攻作,命在危急
大丁香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四十四。主治脾胃虚寒,宿饮不消,两胁满痛。
名称大丁香丸
别名丁香丸
出处《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主治脾胃虚寒,宿饮不消,两胁满痛
大厚朴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四十五。主治脾胃虚冷,食已胀满,水谷不化。
名称大厚朴丸
出处《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主治脾胃虚冷,食已胀满,水谷不化
大七香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健脾养胃,理气解郁之功效。主治胃寒脾虚,食滞不化,不思饮食,或脾虚泻痢,呕吐泄泻。
名称大七香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健脾养胃,理气解郁
主治胃寒脾虚,食滞不化,不思饮食,或脾虚泻痢,呕吐泄泻
大甘遂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八引《范汪方》。主治久澼,留水,澼饮。
名称大甘遂丸
别名甘遂丸(《普济方》卷一六六)
出处《外台秘要》卷八引《范汪方》
主治久澼,留水,澼饮
大羌活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博济》。主治夹脑风、暗风头旋;但是三十六种风疾,皆宜服之。
名称大羌活丸
出处《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博济》
主治夹脑风、暗风头旋;但是三十六种风疾,皆宜服之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D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1765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