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姓的来源


西门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郑大夫居西门,因氏焉。”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夫居住在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的西门,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居于城池的西门,其子孙也有以西门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官吏西门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西门豹之后,改为西门氏。”战国时期,魏国在魏文侯魏斯执政时期(公元前446~前396年在位),属下有一个大夫叫“豹”,是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他曾立下赫赫战功,赐居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的西门,因称西门豹。后出任邺县令尹(今河北临漳邺镇,一说今河南安阳北十八公里处)。

4、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卫国大夫石厚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石厚,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是姬州吁的心腹臣子,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卫州吁之乱”的核心人物。春秋早期,卫国第十一代君主卫庄公姬扬有三个儿子:长子姬完、次子姬晋,三子姬州吁。

周桓王二年(卫宣公姬晋元年,陈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18年),当姬州吁与石厚二人一到陈国后,陈桓公当即拘留了二人,然后将姬州吁关押在濮城(今河南濮阳旧濮城),将石厚关在陈国国都,使他俩不能稍通音信。之后,陈桓公通知卫国诸臣,石碏即派右宰为使臣至陈国,下令其在濮城诛杀了姬州吁,又令自己的家宰獳羊肩杀掉亲生儿子石厚,为卫国除掉了二害。之后,再去邢国迎回公子晋为卫国君主,是为卫宣公。左丘明在撰写这段历史时感叹道:“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西门氏复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望族出梁郡、魏郡。西门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郑大夫居西门,因氏焉”由此可知,春秋时代的郑国有一位大夫居住于西门,其后,就以西门为姓,称西门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郑国位于今陕西省和华县东南一带。望族居梁郡(今河南商丘县南一带)、魏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

如今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还有极少数量的西门氏族人零星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梁郡:亦称梁国、梁国郡,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为睢阳郡。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堂号

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梁国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漳堂。


发布时间:2023-12-08

本文标签: 西门 来源

本文链接://www.51sio2.cn/article/0yzndbghmsw4c.html

版权声明:国学经典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漂亮女人阴气重 阴气重主要来源

为什么漂亮女人阴气重 阴气重主要来源

漂亮的女人给人第一眼就是过目不忘,她们精致的五官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有些漂亮女人会给人很清冷的气质,有种说法是越漂亮的女人阴气越重,可能是来源于各种问题。这个
发布时间:2023-11-18 ► 详细

何姓的来源

何姓的来源

何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源出归姓。 相传黄帝时代已有何姓,何人是东夷族归夷的一支,以荷为图腾,并在黄河下游的山东菏泽建立了何国,其中何侯的一支可能随虞舜帝南巡于九
发布时间:2023-12-06 ► 详细

戴姓的来源

戴姓的来源

戴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黄帝乃戴姓之鼻祖。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号为氏。 立国于商朝时的戴国,伯爵,古城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西周初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
发布时间:2024-01-17 ► 详细

程姓的来源

程姓的来源

程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风姓程氏。 相传5000年之前黄帝时代,黄帝族为华夏部落联盟之主,统治着中原地区。我国东南方活跃着一支以东夷、华夏、南蛮混合的九黎部落,后为
发布时间:2023-11-26 ► 详细

吕姓的来源

吕姓的来源

吕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姜姓。 炎帝生于姜水而姓姜。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虞夏之际辅佐禹洽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伯夷是吕国的开国始祖,侯爵,复赐姓姜
发布时间:2023-12-20 ► 详细

子车姓的来源

子车姓的来源

子车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嬴姓,出自春秋初期秦国公族子车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初期,秦国有一个大夫名叫子车,其后裔子孙就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子
发布时间:2024-01-10 ► 详细

贺姓的来源

贺姓的来源

贺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姜姓。 原本庆姓,后因避讳改为贺姓。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之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为氏。庆封在齐景公时独揽朝纲,引起齐国大族田、鲍、高
发布时间:2024-01-07 ► 详细

廉姓的来源

廉姓的来源

廉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赢姓。颛顼之裔孙,秦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一说,颛项之胤,伯益之后裔仲衍,号飞廉氏,为商末大臣,其后以号为氏。飞廉的封地在龙门县
发布时间:2023-12-19 ► 详细

郝姓的来源

郝姓的来源

郝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七。 1、源自郝省氏。 伏羲氏亦称太昊、太嗥,其辅佐有郝省氏,亦作郝骨氏,一说郝省氏为伏羲氏之弟。总之,伏羲氏时代有郝省氏部落,处于伏羲氏的南方,
发布时间:2023-12-15 ► 详细

齐姓的来源

齐姓的来源

齐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出风姓,为故地伏羲氏之后。 伏羲氏也称太皋,其时代早于黄帝时代,为风姓。其后裔中有一支开始居于逢地,在今河南开封地区。到商朝时,由河南
发布时间:2023-12-24 ► 详细

邵姓的来源

邵姓的来源

邵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支出于召方。 召,商朝时活动在今河南鄢城东召陵一带的黄帝部落的一支,史称召方。大约在商王武丁时代,召方屡遭商的征伐,西移到渭河和泾水之间
发布时间:2023-11-19 ► 详细

隆姓的来源

隆姓的来源

隆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八。 1、源于春秋时期鲁国隆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根据史籍《姓氏考略》上的记载,隆邑,原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属地,故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一带,
发布时间:2023-12-30 ► 详细

易姓的来源

易姓的来源

易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出有易氏,以河为氏。 易水在河北省西北,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易县境,汇合后入南拒马河
发布时间:2023-11-26 ► 详细

危姓的来源

危姓的来源

危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于三苗族。 相传上古时帝尧因儿子丹朱行为不检,故而把帝位禅让给舜。当时居住在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的三苗部族比较强大,
发布时间:2024-01-16 ► 详细

童姓的来源

童姓的来源

童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自上古,是黄帝的后代。 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有个儿子叫老童。老童天生一副好嗓子,说话唱歌时,嗓音就象钟罄一样宏亮清越,又有音乐的韵味。
发布时间:2024-01-04 ► 详细

鱼姓的来源

鱼姓的来源

鱼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 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公子目夷字子鱼。宋襄公想当中原霸主,约会齐、楚等国在盂会盟,临行前子鱼说:"楚人不讲信用,
发布时间:2023-12-19 ► 详细

路姓的来源

路姓的来源

路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 黄帝曾孙帝挚之孙日玄元,有功于唐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2、源出妘姓。 古路国,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
发布时间:2024-01-16 ► 详细

季姓的来源

季姓的来源

季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出姬姓。 春秋时鲁桓公之子、鲁庄公弟季友,庄公死后,季友立庄公之子般。般被杀,季友奔陈。后复奉庄公之少子姬申入立,是为鲁僖公,因大功于
发布时间:2023-11-19 ► 详细

成姓的来源

成姓的来源

成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支出自芈姓。 春秋时楚国国君若敖之孙令尹子玉,号成得臣,其后裔以成为氏。 2、出自姬姓。 系周文王之子郕叔武之后,叔武以伯爵封于郕,古国在今
发布时间:2023-12-10 ► 详细

颜姓的来源

颜姓的来源

颜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曹姓。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之后。 颛顼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第五子安,曹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地,故地在今山东邹县
发布时间:2023-11-26 ► 详细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