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姓的来源


成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支出自芈姓。

春秋时楚国国君若敖之孙令尹子玉,号成得臣,其后裔以成为氏。

2、出自姬姓。

系周文王之子郕叔武之后,叔武以伯爵封于郕,古国在今陕西岐山一带,西周初改封山东鄄城东南,后徙山东宁阳北,春秋时属于鲁,战国时灭于齐国,子孙以郕为氏,赵国有大夫郕午,其后裔去邑为成氏。

3、出自姬姓。

春秋时鲁国有成邑,古城在今山东泰安以南、宁阳以东的华丰镇,也称盛,为鲁国大夫公孙成之食邑,公孙成即公孙宿,为鲁孟孙氏成邑之宰,后来灭于齐国,子孙以邑为氏。

4、出自姬姓。春秋时周朝直接管辖的地区内有子爵小国成,

后来成为周的一邑,占称成周之地,在今河南洛阳东,其后裔以成为氏。

5、外族基因的流入

进入秦、汉以后,成姓氏族中开始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这包括汉晋时期北方匈奴族,宋朝时期南方蛮夷,明、清时期湘贵云地区的土著,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混居早已汉化。现在天下成姓为一家,都奉炎黄为祖先。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先秦时期,成姓一直活动于中原和华北地区。进入汉朝以后,成姓向江南地区发展。

宋朝时期,成姓大约有9万1干人,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二位。成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四川三省,大约占成姓总人口的60%,尤其河北为成姓第一大省,约占成姓总人口的27%。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广东、江苏、浙江等。

明朝时期,成姓大约有12万5千人,占全国入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成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陕西、山东,三省成姓大约占全国成姓人口的68%。江苏为成姓第一大省,约占成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湖南和河南。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弘农: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设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县北)。

上谷:战国时,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

【堂号】"永敬堂":春秋时,成回是孔子的再传弟子。直接拜子路为师。成回处世接物永远保持恭敬。子路问他,他说:"人为善者少,为谗者多。行年70常恐行节之亏,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点头说:"你真是君子啊!"

四、成姓血型

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4.3%,A型占29.1%,B型占28%,AB型占8.6%。

五、当代成姓的分布

当代成姓的人口大约有72万多,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8%,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一位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成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目前成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大约占全国成姓人口的13%。全国成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山西、江苏,这三省集中了成姓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河北、陕西,这四省又集中了成姓人家偶的23%。全国形成了北起山西、南串两湖、连接广东的一条成姓分布带。()

成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在湖南、粤桂北部、江西西段、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和东北、重庆东部、鄂豫晋大部、河北南部、陕西、宁夏东部,成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6%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3%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7.7%,居住了大约44%的成姓人群。在粤桂黔川大部、云南西部、重庆西南、甘肃南部、宁夏西北、内蒙古中部、黑吉东部、冀鲁大部、京津、河南东南、湖北西部、皖苏沪、浙赣大部、福建西部,成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2%—0.16%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6.8%,居住了大约47%的成姓人群。


发布时间:2023-12-10

本文标签: 来源

本文链接://www.51sio2.cn/article/bmb60dkloabvb.html

版权声明:国学经典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五行金和水的公司名字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

五行金和水的公司名字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这表明了名字的重要性。因此,开公司最关键的事情之一就是起名,同时也要结合公司的特点来起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起的名字是适当的,也能够成功注册。
发布时间:2023-11-28 ► 详细

赵姓的来源

赵姓的来源

赵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汉族赵姓源出赢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 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
发布时间:2023-12-19 ► 详细

左丘姓的来源

左丘姓的来源

左丘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齐国临淄县有左丘。”史籍《氏族博考》中也记载
发布时间:2024-01-13 ► 详细

南门姓的来源

南门姓的来源

南门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于天象,出自古代天文官后裔,属于以天文星座名称为氏。 据史籍《史记·天官书》记载,天上有两颗大的星星叫南门星,在现代天文学中,分别指
发布时间:2023-12-22 ► 详细

宝宝起名字的八字来源

宝宝起名字的八字来源

宝宝起名字的八字来源 是最新的取名方法,为了你的宝宝着想请你谨慎起名。 宝宝起名字的八字来源 宝宝起名字的来源1:保存爱情 从爸爸他*的名字里各取一个汉字组合成宝宝的名字
发布时间:2023-11-27 ► 详细

余姓的来源

余姓的来源

余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自姒姓。 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不成功。舜继承尧的帝位后,启用鲧之子禹来治水,禹改用疏导之术,
发布时间:2023-12-31 ► 详细

梁姓的来源

梁姓的来源

梁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 相传梁姓为上古五帝之一金天氏少吴的后裔。少昊氏族以燕子为图腾,嬴是燕的异体字又是同音,少昊后裔伯益以赢为姓。伯益的后裔非子为
发布时间:2023-12-27 ► 详细

谭姓的来源

谭姓的来源

谭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 黄帝娶方雷氏生青阳,即金天氏少吴(少皞)帝。少昊氏族最早活跃在今河北盐山东南,后南迂到山东曲阜地区,为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一支
发布时间:2023-12-17 ► 详细

贾姓的来源

贾姓的来源

贾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自姬姓。 西周初,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贾,伯爵贾国为周附庸国。唐叔虞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贾国古城先在今陕西蒲城西南,后迁移到
发布时间:2024-01-17 ► 详细

淳于姓的来源

淳于姓的来源

淳于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姜姓,出自周武王给炎帝后代姜姓淳于公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原夏王朝时期有一个斟灌国,是姜姓小诸侯,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将其封
发布时间:2023-12-08 ► 详细

韦姓的来源

韦姓的来源

韦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 、出于高阳氏颛项之后。 据说颛顼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
发布时间:2024-01-14 ► 详细

柳姓的来源

柳姓的来源

柳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系自姬姓。 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字季,曾任鲁国士师,食采于柳下,故地或在今河南濮阳东柳屯集,一说在今山东新泰柳里,号柳下惠,其后以邑为
发布时间:2023-12-13 ► 详细

昌姓的来源

昌姓的来源

昌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有熊氏,为黄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之后,以祖字为氏。 据《风俗通》、《史记·五帝纪》等所载,黄帝娶妻嫘祖(公元前2839年,黄帝廿九年,嫘
发布时间:2024-01-08 ► 详细

邬姓的来源

邬姓的来源

邬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系自坛姓。 颛顼之裔,吴回之后,陆终第四千求言,别封于邬,故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其后以邑为氏。 2、系自姬姓。 春秋时晋献公四世孙奚,为晋大
发布时间:2024-01-15 ► 详细

佘姓的来源

佘姓的来源

佘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于人皇氏,出自远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1995年《邵东佘氏五修族谱》所记载的“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说:“据旧谱残卷
发布时间:2023-11-29 ► 详细

牟姓的来源

牟姓的来源

牟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十。 1、源于姬姓。 出自周朝给火神祝融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记载:“牟子国,祝融之后,后因氏
发布时间:2024-01-19 ► 详细

汝姓的来源

汝姓的来源

汝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姬姓,出自东周平王幼子之封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姓源韵谱》:“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其后有汝氏。”古代时,
发布时间:2023-12-29 ► 详细

茹姓的来源

茹姓的来源

茹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古代柔然部族。 北魏时郁久闾氏建立柔然国,称受罗部真可汗。柔然国也称做蠕蠕、茹茹,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一带。西魏时,柔然
发布时间:2023-11-25 ► 详细

瞿姓的来源

瞿姓的来源

瞿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自古瞿国。 《宣和博古图》上有商器,名瞿父鼎。可见在商朝已有瞿国,古瞿国在益州之瞿上,故城在今四川双流东之瞿上城,以国为氏。瞿氏的历
发布时间:2024-01-12 ► 详细

禄姓的来源

禄姓的来源

禄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七。 1、出自子姓,以祖字为氏。 上古商朝的末代王叫纣王,纣王有个儿子叫禄父,后来禄父的孙子取禄字为姓,世代相传。 2、出自以官职为氏。 另一支禄姓,
发布时间:2024-01-20 ► 详细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