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起名宝宝起名八字改名姓名祥批
已出生未出生

盖姓的来源


盖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公族大夫王欢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叫王欢(王子欢),他因功受封于盖邑(暐邑,今山东沂水)。在王欢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盖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盖氏正宗。

2、源于各少数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的记载,卢水胡人中的西羌族复姓盖拉氏,又有鲜卑族复姓盖楼氏。其实,所谓“鲜卑盖楼氏”原为羯胡部的一个分支卢水胡的姓氏,被北魏政权吞并后归附于鲜卑拓拔部,称盖楼氏,实际上就是西羌盖拉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于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间(公元493~406年)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入主中原,其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此期间,盖拉氏、盖楼氏皆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盖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记载:蒙古族盖珠氏,亦称嘎拉珠氏,世居新巴尔虎左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aiju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盖珠氏后多冠汉姓为冯氏。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格佳喇氏,亦称葛加尔氏,满语为GegiyalaHala,世居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盖氏、葛氏等。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盖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六位,人口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盖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地名为盖(今山东省沂水县),后来齐国大夫王宽被封在盖,其子孙取邑名为姓,称为盖氏。据古书记载,历史上在战国时魏国曾出过盖娄氏,后来盖娄氏却未能流传下来,理应都已改成了他姓,或者简化成了“盖”姓(因在后期的同地出现了盖娄氏改为盖氏的例子),成为盖氏的又一支源。根据《姓苑》记载,盖氏望族出于渔阳、洛阳。古代的盖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内,盖氏家族就发祥于此。盖氏除了以战国时期的齐大夫所传的后裔为主流外,还有两支外来的组成部分,不过,经过多年的融合,早就不分彼此了。望族居于安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泌阳县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是汝南郡,即今天的河南省汝南县。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秦、汉、魏、晋诸朝均为渔阳郡。

安阳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西晋时期亦为置县,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南西南一带地区。

洛 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堂号

渔阳堂:以望立堂。

安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崇贤堂:唐朝时候,盖文达、盖文懿兄弟二人都是名儒,人们见他一门多士杰,因称“二盖”。盖文达博览群书,尤其精于三家《春秋》,由文学殿学士升谏议大夫,拜崇贤学士。盖文懿为国子监助教,晓譬密征,远近敬仰,拜国子博士。

多士堂:同上。

四、当代盖姓的分布

今山东省的潍坊市峡山区、莱阳市、东营市广饶县、垦利县、滕州市、乐陵市、威海市、德州市宁津县、青岛市,辽宁省的沈阳市、大石桥市、盘锦市、瓦房店市、抚顺市、辽阳市,吉林省的长春市、敦化市、扶余县,黑龙江省的大庆市、佳木斯市,四川省的乐山市,贵州省的毕节市,山西省的小云南,江苏省的苏州市、丰县、淮安市楚州区、扬州市宝应县,天津市的滨海区,河北省的泊头市、行唐县、承德市、枣强县,陕西省的富平县,北京市,湖北省的黄石市,上海市,安徽省的亳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盖氏族人分布。

五、得姓始祖()

王欢。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上的记载,盖,原来是以古地名,古音多念(Gě音),战国时齐国大夫王欢被封食采于盖邑,所以子孙以邑为姓,而姓了盖。到了东汉末年及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北方,又出现两支盖(Gài)氏。根据《魏书》的记载,庐水的胡人有盖氏,又有盖楼氏改复姓为单姓盖氏,因此盖姓又有少数民族血统。根据《姓苑》记载,盖氏望族出于渔阳、洛阳。古代的盖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内,盖氏家族就发祥于此。盖氏除了以战国时期的齐大夫所传的后裔为主流外,还有两支外来的组成部分,不过,经过多年的融合,早就不分彼此了。望族居于安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泌阳县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是汝南郡,即今天的河南省汝南县。盖氏后人尊王欢为盖姓的得姓始祖。


发布时间:2023-11-25

本文标签: 来源

本文链接://www.51sio2.cn/article/z6eyp6em0m1dw.html

版权声明:国学经典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五行金和水的公司名字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

五行金和水的公司名字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这表明了名字的重要性。因此,开公司最关键的事情之一就是起名,同时也要结合公司的特点来起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起的名字是适当的,也能够成功注册。
发布时间:2023-11-28 ► 详细

仉督姓的来源

仉督姓的来源

仉督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地方官吏仉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古时有仉督氏复姓,后分为仉氏、督氏,今已无此
发布时间:2023-11-30 ► 详细

潘姓的来源

潘姓的来源

潘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出姚姓。 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近山东鄄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图腾,姚以兆为姓,兆即占卜时以火灸龟甲
发布时间:2023-11-23 ► 详细

沈姓的来源

沈姓的来源

沈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出赢姓。 黄帝之裔高辛氏帝喾之子实沈之后,实沈氏族以猴为图腾,初居于山东曲卓之沈犹,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成为东夷族的一支,故为赢
发布时间:2024-01-09 ► 详细

唐姓的来源

唐姓的来源

唐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祁姓 。 4000多年前的尧时代已有唐部落,也称陶唐氏,祁姓,尧为部落首领,生活在今河北唐县一带。舜继承尧之帝位,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封地
发布时间:2023-12-07 ► 详细

武姓的来源

武姓的来源

武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偃姓。 夏朝中期,夏后相时东夷族有穷氏后羿兴起,偃姓。后羿率有穷氏由鉏(今河南濮阳东南)迁穷石(今河南洛阳南),篡夏后相之位。夏少康杀后
发布时间:2024-01-14 ► 详细

姚姓的来源

姚姓的来源

姚姓的来源 1、来源有二。 主要来自妫姓。 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近山东鄄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
发布时间:2023-11-19 ► 详细

上官姓的来源

上官姓的来源

上官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楚怀王给幼子兰的封地,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的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公子兰为上官大夫,封邑在白马
发布时间:2024-01-11 ► 详细

言姓的来源

言姓的来源

言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吴国言偃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韩国先祖韩桓叔之后,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史籍《潜夫论》、
发布时间:2023-11-29 ► 详细

莫姓的来源

莫姓的来源

莫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 1、出自官名,分自屈姓。 春秋战国时,楚武王时已有莫敖官职,莫敖的地位在令尹、司马之后,诸尹之前,此官以楚国公族屈氏的子孙世袭担任,屈原曾
发布时间:2023-12-25 ► 详细

施姓的来源

施姓的来源

施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僖姓。 相传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十二,其中一姓为僖姓。僖姓之后在夏朝时已建立了施国,称有施国。有施国故地在今安徽合肥的施水旁。有施
发布时间:2023-12-13 ► 详细

廉姓的来源

廉姓的来源

廉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赢姓。颛顼之裔孙,秦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一说,颛项之胤,伯益之后裔仲衍,号飞廉氏,为商末大臣,其后以号为氏。飞廉的封地在龙门县
发布时间:2023-12-19 ► 详细

敖姓的来源

敖姓的来源

敖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于上古。 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 2、出自芈姓。 春秋时期的楚
发布时间:2023-11-23 ► 详细

訾姓的来源

訾姓的来源

訾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以地名为姓。 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在现今河南省巩县一带)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訾枝
发布时间:2024-01-07 ► 详细

空姓的来源

空姓的来源

空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七。 1、源于空桐氏,出自商朝始祖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空同,也称空桐、崆峒,是河南汝州西部崆峒山的简称。相传,远古时期,轩辕黄帝在新
发布时间:2023-11-29 ► 详细

柴姓的来源

柴姓的来源

柴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系自姜姓。 春秋时齐文公之子公子高,公子高之孙傒以王父名为高氏。高侯十代孙高柴,字子羔,卫大夫,为孔子弟子,高柴之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
发布时间:2024-01-10 ► 详细

易姓的来源

易姓的来源

易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出有易氏,以河为氏。 易水在河北省西北,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易县境,汇合后入南拒马河
发布时间:2023-11-26 ► 详细

亢姓的来源

亢姓的来源

亢 [kàng] 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亢父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典籍《战国策·齐策》记载,春秋时期有个贵族受封于军事要地亢父(今山东济宁任
发布时间:2024-01-04 ► 详细

步姓的来源

步姓的来源

步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八。 1、出自姬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义后来生了扬,扬被封于步邑。人称步扬。他的后代于是以邑
发布时间:2024-01-13 ► 详细

宣姓的来源

宣姓的来源

宣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 据《风俗通义》载,周厉王之子静,继位后为王四十六年,死后谥号为"宣",称为周宣王。其支氏子孙有以"宣"为氏者。 2、出自
发布时间:2024-01-07 ► 详细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