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姓的来源


蔺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献公后裔韩康的封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献公姬佹诸将自己的的小儿子姬成师封于韩地(今陕西韩城),由于姬成师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他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韩氏,后建立了韩国,在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蔺氏是一个典型的单源汉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百位,人口约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2%左右。

蔺氏出自韩姓。春秋时候的韩国,其先祖名叫作韩阙,谥号献,历史上称为韩献子。韩献子有一个元孙叫作韩康,后到了赵国,被封到蔺地。韩康的后代有的以封地作为姓氏,称为蔺氏,是今天蔺氏的起源。

根据史籍《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卿韩厥的玄孙名字叫康,在赵国做官,食采于蔺这个地方,就以邑命氏,称为蔺氏。康的裔孙蔺相如为赵国上卿,他的子孙在秦国做官,跟随司马错伐蜀,因而家族就迁居在成都。望族出于中山、华阳。而根据史籍《广韵》记载,东周时晋穆公的儿子成师被封于韩,韩献子(韩厥)的玄孙康,食采于蔺地,从此世有蔺氏。因此,蔺氏是韩氏分支出来,以邑为氏的,得姓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蔺氏家族发源于中山郡(河北)、华阳郡(四川)一带,后来以这两个地方为中心,逐步向全国各地扩迁和繁衍,例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的偃师市山化乡蔺窑村,就有一千五百多蔺氏族人生息。

三、郡望堂号

郡望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一时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二是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三是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四是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华阴郡:古代原称华阴县,为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朝高祖刘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部,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省勉县西北。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堂号

中山堂:以望立堂。

华阴堂:以望立堂。()

完璧堂:战国时,赵国得到了"和氏璧"。当时秦国很强大,骗赵国说,愿意拿15个城市来换这块"和氏璧"。赵国觉得很为难--给璧怕秦国不给城;不给璧,又怕秦国兴兵来夺。于是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秦王接过和氏璧后,只交给大臣们传看,丝毫不提交城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根本没有意思交城,于是对秦王说:"你们只知道夸璧好,却不知道璧上还有个瑕疵呢!"秦王就把璧交给相如,要他指出瑕疵在哪里。相如接到璧后,马上抱起依着柱子说:"赵王派我来送璧前,斋戒沐浴了3天,表示对秦的尊重。大王接璧在手后,却只知道叫人传看,实在是欠郑重。现在璧在我的手中,你们如果想要,大王也需斋戒沐浴3天,然后行交接之礼。否则,我就把璧在柱上碰碎,然后撞头而死。"秦王没办法,只好让蔺相如把璧带回驿馆。相如回驿馆后,暗地派随从从小道把璧送回赵国。3天后,他秦廷办交接礼。他对秦王说:"我见大王无意将城交给我们,因此已派人将璧送回赵国了。您要杀就请杀吧!"秦王认为杀了蔺相如只会徒伤两国和气,就以礼送相如回赵国。


发布时间:2023-11-27

本文标签: 来源

本文链接://www.51sio2.cn/article/1hgcajsrdi602.html

版权声明:国学经典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五行金和水的公司名字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

五行金和水的公司名字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

企业的名字是其来源,这表明了名字的重要性。因此,开公司最关键的事情之一就是起名,同时也要结合公司的特点来起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起的名字是适当的,也能够成功注册。
发布时间:2023-11-28 ► 详细

刘姓的来源

刘姓的来源

刘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祁姓, 为帝尧的后裔。 4000多年前的帝尧初居山东定陶,后迁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祁姓。其实陶唐氏是当时活跃在华北地区的一支部落,由于帝尧
发布时间:2023-12-31 ► 详细

潘姓的来源

潘姓的来源

潘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出姚姓。 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近山东鄄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图腾,姚以兆为姓,兆即占卜时以火灸龟甲
发布时间:2023-11-23 ► 详细

朱姓的来源

朱姓的来源

朱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朱襄氏。 伏羲氏是比黄帝还要早的时代,传说伏羲氏制定了姓和氏的定义和传递的规则。朱襄氏族是以赤心木朱为图腾,活动于河南淮阳一带的部落
发布时间:2023-12-20 ► 详细

微生姓的来源

微生姓的来源

微生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鲁公族有微生氏。”微生氏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大多居住在鲁国
发布时间:2023-12-13 ► 详细

蔡姓的来源

蔡姓的来源

蔡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自姞姓。 姑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姑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
发布时间:2024-01-12 ► 详细

程姓的来源

程姓的来源

程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风姓程氏。 相传5000年之前黄帝时代,黄帝族为华夏部落联盟之主,统治着中原地区。我国东南方活跃着一支以东夷、华夏、南蛮混合的九黎部落,后为
发布时间:2023-11-26 ► 详细

熊姓的来源

熊姓的来源

熊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 黄帝为少典之子,姬姓,号有熊氏。居于有熊氏之墟,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一带。其后裔有以熊为氏。帝尧时期的大臣熊罴,夏朝初后羿
发布时间:2023-11-27 ► 详细

长孙姓的来源

长孙姓的来源

长孙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拓跋氏,出自北魏王朝皇室南部大人沙莫雄,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长孙复姓源出为鲜卑民族拓跋氏,为北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著名姓氏
发布时间:2024-01-06 ► 详细

西门姓的来源

西门姓的来源

西门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 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郑大夫居西门,因氏焉。”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
发布时间:2023-12-08 ► 详细

正姓的来源

正姓的来源

正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左传》、《通志·二七·以字为氏》记载:“正氏,亦作政氏。宋上卿正考父之后。”() 因为宋国公族是黄帝后裔,所以正姓源于黄帝。
发布时间:2023-12-07 ► 详细

言姓的来源

言姓的来源

言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吴国言偃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韩国先祖韩桓叔之后,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史籍《潜夫论》、
发布时间:2023-11-29 ► 详细

端木姓的来源

端木姓的来源

端木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芈姓(祝融氏),出自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之师鬻熊之后端木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历史文献《端木氏家谱》、《端木氏祖德性谱》的记载:
发布时间:2023-12-12 ► 详细

邓姓的来源

邓姓的来源

邓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黄帝时代的古邓国。 邓国古址在今山东菏泽的邓之墟,古邓国之后的邓氏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邓国国君邓伯温是黄帝的大臣,可见当时邓国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4-01-18 ► 详细

华姓的来源

华姓的来源

华姓的来源 一 、来源有二。 1、源出子姓。 华,商周子姓国,古城在今河南新郑北,春秋初郑武公灭华国,子孙以国为氏。春秋时宋戴公之子正考父食采于华,故地在今河南商丘南,
发布时间:2024-01-13 ► 详细

安姓的来源

安姓的来源

安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偃姓。 相传先秦时有安国,故地在今山西夏县西,安国是帝尧之贤臣皋陶之封邑,其后裔遂以国名为氏。因其后人没有显赫者,此支安姓不见经传。
发布时间:2024-01-13 ► 详细

倪姓的来源

倪姓的来源

倪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曹姓。 相传黄帝之孙为高阳氏颛顼帝,其后裔吴回为尧舜时代的祝融氏,祝融氏之子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即六个大氏族,其中一支以枣为氏族图
发布时间:2023-11-28 ► 详细

丰姓的来源

丰姓的来源

丰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于高辛氏,出自上古时期帝喾臣子丰侯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帝喾高辛氏,名姬俊,又名高阳氏,号亡斤,公元前2315~前2213年待考,是轩辕黄帝
发布时间:2024-01-04 ► 详细

夔姓的来源

夔姓的来源

夔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伊祁氏,出自尧帝和舜帝时期乐正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夔,原指龙形动物,可能是黄帝一族龙图腾的分支,亦称夔龙,只有一爪,在史籍《山
发布时间:2023-12-19 ► 详细

向姓的来源

向姓的来源

向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系出祁姓。为帝尧之后。 向,附庸之国,沂州古向城,故地在今山东苍山之西向城乡,以国为氏。祁姓向氏后人无传。 2、系自子姓。 春秋时宋桓公之子
发布时间:2023-11-25 ► 详细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